△面包车停放在盐业西巷已经半年多
记者弓小立张慧敏摄影
“只看到一男一女,每天都会来车前一次,搬运东西时‘咣当咣当’响,从车窗能看到是液化气瓶,这也太危险了。”附近的一位居民向记者介绍。
近日,市民赵先生致电本报称,在呼市回民区盐业西巷停放着一辆面包车,已经半年多了,里面像是放着液化气瓶。昨日,记者来到回民区盐业西巷,一辆车牌为蒙AD的白色面包车停放在树荫下,靠近车子,便能闻到些许煤气味道,挡风玻璃上已落了许多树叶和灰尘,周围车窗被黑色玻璃膜覆盖,从车头挡风玻璃看过去,内部被硬纸壳和红色布子遮挡着。透过车窗缝隙,记者隐隐约约看到车内堆放着液化气瓶。更让人不解的是,白色车身上贴有“多重身份”:“车辆补胎、顺达驾校、玉泉区环卫局作业车辆”,另外还有两个已褪色的电话号码。
记者拨通了第一个“这辆车是我之前顶账转让回来的,一直从事汽车修理行业,三年前我已经把这辆车卖了,我现在转行做厨师了,不知道后来这辆车的用途。”接电话的韩先生称。当记者拨通第二个电话时,在法院工作的包女士感到诧异,不知道自己用了多年的手机号为什么会出现在陌生的车辆上。关于车辆的相关信息,她并不知情。记者又联系到呼市玉泉区环卫局,环卫局工作人员称,此车不属于玉泉区环卫局用车。
就在记者准备联系回民区交通管理部门时,一对声称是车主的中年夫妇走来,他们称车子是捡来的,看到附近的人把车都停到这儿,他们也就把车放在这里当“库房”使用。记者问及车内具体是什么物品时,车主回答:“里面放的是杂物和使用过的液化气瓶。”
据介绍,他们的工作是液化气钢瓶运输,白色面包车前方停放着他们工作时使用的绿色运输车辆,车辆上写着“危运”“易燃气体”等字样。记者提出可否打开面包车查看,看看车内是否装有危险物品。打开车门后,记者看到里面堆满液化气钢瓶,并没有之前他们口中声称的其他杂物。随即,这对夫妇改口称车辆是朋友不要的,他们便用来当“库房”,称会马上挪走,不会给居民带来麻烦。
对于此事相关情况,晨报融媒体会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