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明天来读者节现场,见见这些你ldquo
TUhjnbcbe - 2020/11/17 5:05:00

不管是每天昼伏夜出的编辑

还是奔波于各个采访现场的记者

亦或是与网友火热互动的新媒体小编

他们总是默默耕耘,鲜少露面

读者们常常是只见其文,未见其人

但若你想一睹他们的“芳容”

明天倒是有个不错的机会

年厦门日报社

“工商银行杯”第十七届读者节

▲往年图片

届时

来自《厦门日报》、《厦门晚报》、

《海西晨报》、《台海》杂志、厦门网以

及厦门日报社新媒体的记者编辑

将亮相“年轻记者编辑与读者见面会”

与大家交流互动

今天,就让晨晨先为您揭开

晨报年轻记者编辑的“神秘面纱”

被需要有成就感

海西采访部崔易

从业年限:3年

从事媒体行业这3年来,崔易表示,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解决读者的问题、发动社会的力量,让她感受到了这一份工作的重量和意义。

深耕于集美区,让崔易成为了朋友眼中的“问题专家”。读者读到有关*策信息的报道,有疑问就会来咨询崔易。“帮读者解答疑惑,觉得很有成就感。”崔易说。

厦门会晤举办前,海西晨报和集美区委文明办携手,组织发动了好几场志愿服务活动。从礼让斑马线到清洁家园,从发起号召到活动进行时,过程很繁琐,但崔易收获满满。她发现:“志愿服务活动感染了不少采访过的企业,他们在这种氛围下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

与受访人亦师亦友

财经部叶子申

从业年限:7年

香港“四大才子”蔡澜、著名词作家林夕、央视名嘴*和*、作家安妮宝贝……这些耳熟能详的人,都曾是叶子申的采访对象。他仔细一数曾经采访过的名人名家、艺术家等,已有多名。距离普通人较远的名人名家,经由叶子申之笔,仿佛走近了读者的生活。

采访不同的文艺人士,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叶子申觉得“挺有意思”。他逐渐成为了众人口中的“文艺男神”。采访之后,叶子申也与不少采访对象成为了好朋友。

曾经接受采访的厦门工笔画家许曼克老师,与叶子申私交甚好,“经常一起吃饭、运动,也会谈论一些艺术创作”。

社区居民暖心人

要闻采访部王晓萍

从业年限:2年

作为一名街区记者,王晓萍肩负着厦港、筼筜两大街道。和社区居民谈心,是她每天最重要的工作。谈心谈什么,不外乎衣食住行的小事。但王晓萍认为,居民的小事就是她笔下的大事。

打开王晓萍的手机通讯录,里面记录了不少居民的电话。这些居民反映了什么问题、是否已经解决,王晓萍都了如指掌。

在一次聊天中,两位居民反映健身公园的地灯太亮,健身时会刺眼。王晓萍马上找社区了解情况,看看地灯是归属哪个部门负责的。社区立刻表示,他们会负责调暗地灯。之后,王晓萍再次实地走访,确保这一困扰居民的问题已经解决了。

潮流尖端的媒体人

数字媒体部陈浩

从业年限:4年

从夜班编辑,到新媒体编辑,陈浩转变的不仅是黑白交替的工作模式,还有紧跟时代潮流的心。

今年6月,陈浩在海西晨报·ZAKER厦门,推送了一条关于厦门海关截获吨韩国旧衣物的新闻。报道中,他充分阐述了洋垃圾的危害,使得报道更为丰富,读者纷纷转发点赞。

鼓浪屿申遗成功后,陈浩做了一条为鼓浪屿点赞的H5,转发量突破百万。

编辑也是“全能王”

编辑部陈琼娥

从业年限:3年

读者印象中的编辑工作,除了成天与文字“较劲儿”,就是工作时间黑白颠倒。陈琼娥说,编辑昼伏夜出,如今还跳出了“编辑圈”,编得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天来读者节现场,见见这些你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