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法独特:运用了他独特的笔法,以圆润、厚重、富有张力的线条著称,每个字都呈现出一种峻拔英挺、大开大合如长枪大戟的感觉。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像是船夫摇桨用力的样子。其下笔平和沉稳,变化含蓄,轻顿慢提,婀娜稳厚,意韵十足。例如,他对一些长笔画的处理,有的长横屈曲,分段式涩进,有的长捺措动徐行,抵纸出锋,明显能看出运笔的婉曲韵致。
-结体创新:结体从柳公权的楷书得到启发,中宫收紧,由中心向外作辐射状,纵伸横逸。其规律是主笔尽量向外辐射,横画向左,竖画向下,撇捺则左右纵横开张,与紧束的中宫形成鲜明对比,具有内紧外放的特点,紧处亦见奇肆,放处倍添神采。同时,字势多为左低右高,欹侧多姿,如“风枝雨叶,偃蹇横斜”,又如“谢家子弟,不冠不履”。
-章法独特:采用多字移位的方法,打破单字之间的界限,使线条形成新的组合,让整个作品在构图上更具变化和层次感,节奏上更加丰富多样。
-诗文与书法相得益彰:诗的内容描写了松风阁的自然风光,简洁明了,意境深远,表达了黄庭坚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旧友的怀念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其书法风格与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融为一体,充满诗意和艺术感。
-体现尚意书风:是宋代尚意书风的典型,在后段提到前一年已去世的苏轼时,笔力特别凝重,结字也更加倾侧,传达出与东坡笃厚的情谊。
《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晚年的作品,诗帖兼具艺术价值与人文价值,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九行书”。它不仅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书法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让观者能感受到其历经磨难后,用禅学加以净化的精神境界。
以下是《松风阁诗帖》的全文: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
我来名之意适然。
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
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
嘉三儿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
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
泉枯石燥复潺湲,山川光辉为我妍。
野僧旱饥不能饘,晓见寒溪有炊烟。
东坡道人已沈泉,张侯何时到眼前。
钓台惊涛可昼眠,怡亭看篆蛟龙缠。
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