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2天,呼和浩特241万余份核酸样本的背后
TUhjnbcbe - 2025/6/7 21:11:00

这几天,你可以在深夜听到楼下大喇叭里有些嘶哑的声音,也能在白天看到从防护面罩里露出的带着红血丝的双眸。

街上的流动核酸检测点,你招招手就能停。家里老人行动不便,工作人员入户采集核酸样本。

工作人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核酸检测采样

截至26日12时,呼和浩特共采集核酸样本人份,已出结果份,均为阴性。

2天时间,万余人完成核酸样本采集。

自10月24日呼和浩特市在市属四个城区和土默特左旗台阁牧镇重点区域开展核酸检测以来,我们能看到核酸采样点现场的有条不紊和工作人员的精明干练,但我们可能永远无法亲历他们脱掉防护服的大汗淋漓和核酸检测采样背后的默默付出。

10月26日下午,晨报融媒记者实地探访呼和浩特市多家社区,深入了解身处疫情防控一线人员的情况,感受他们不平凡的付出。

并肩作战

社区工作人员坚守防控一线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赛罕区乌兰察布东路街道草原社区设立的核酸检测采样点,看到工作人员各尽其职,有续地开展消杀、登记、扫描录入系统等工作。居民们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有序进入各采样点,开始做核酸检测采样。

00:38

“居民们,不要在家圪墩的了,带上能扫码的手机及身份证,闲来无事来做核酸检测哇……”在记者来到草原社区时,工作人员王鑫正拿着大喇叭录音。王鑫说他主要负责给每个采样点流调物资,为了提醒还未做核酸检测采样的居民,他找来志愿者用本地方言录了一段录音,在核酸检测采样点利用大喇叭循环播放。

据赛罕区乌兰察布东路街道草原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洪岗介绍,从10月24日至10月26日,辖区12个核酸检测采样点完成了个居民的采样工作。“在核酸检测采样工作中,社区工作人员及医护人员从早8时起直至次日凌晨3时,坚守近19个小时,无畏寒冷、各司其职,保障了核酸检测采样工作的顺利进行。”张洪岗说。

01:13

而在赛罕区巴彦镇街道办事处,为了方便流动人口做核酸检测采样,办事处将核酸检测采样点设在了街道上。该核酸检测采样点的负责人郝国俊介绍:“辖区内居民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已经完毕,但由于巴彦街道附近有一些流动人口,于是将小区内的核酸检测采样点移到了街道上。”

工作人员正在对采样点进行消毒

目前,巴彦镇的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已接近尾声,尽管前来检测的居民很少,但办事处工作人员仍在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对核酸检测采样点进行严格的环境消毒。

协同配合

志愿者的帮助使现场更有秩序

“截至10月26日中午,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恒盛社区辖区范围内多户居民全部完成了第一轮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昭君路街道恒盛社区党支部书记景欢告诉记者。在核酸检测采样过程中,不仅是社区工作人员在努力,志愿者也在为辖区内实现全员核酸检测采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深夜,工作人员依然坚守岗位,为居民进行核酸检测采样

在接到社区需要做全员核酸检测采样的通知后,志愿者们纷纷来到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中有学生、有小区居民,还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他们两天两夜没有休息,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坚守在防控一线。

夜里很冷,志愿者们穿着棉袄拿着喇叭在现场协助工作人员维持秩序,解答居民提出的疑问。

“在采样现场,见到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志愿者都会帮忙扫码填写信息。”恒盛社区网格员郭先生告诉记者。

正是有了志愿者的助力,核酸检测采样现场才能更加有条不紊。

行走于社区

医务人员从未停下脚步

“阿姨,我们来采样了,不要担心!”

“谢谢你们啊,真是太辛苦了。”家住玉泉区清泉街社区的李奶奶腿脚不便,迟迟没能到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采样,看到上门采样的医护人员,老人又惊又喜。

01:02

10月26日19时,核酸检测采样支援队的“白衣战士”们挨家挨户为玉泉区清泉街社区的高龄老人、残疾人和身患重病行动不便的居民上门进行核酸检测采样。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白衣守护者”为该辖区范围内位居民全部完成了核酸检测采样工作。

忙碌开后,护目镜上的雾气也来不及擦

身穿密不透风防护服的队员们被汗水浸透了衣裳,护目镜上的雾气也来不及擦。“现在满身都是水,今天走了一下午,20多个小区,为30多位行动不方便的居民做了核酸检测采样。”玉泉区清泉街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武云刚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随同核酸检测采样支援队急匆匆地赶往下一户居民家中。

晨报融媒记者从玉泉区融媒体中心了解到,自10月24日起,驻点玉泉区各社区核酸检测采样以来,医护人员已累计采样近52万人次。为了更好地服务不方便出行的居民,他们每天8点就出发,行走于社区内、楼梯间,挨家挨户地做核酸检测采样,厚重的防护服让他们在秋风中汗如雨下,但他们从未停下脚步。

小区“守夜人”

抗疫中为居民增添安宁

“请出示您的健康码,并配合测量体温、登记信息。”26日16时,赛罕区万达小区保安赵永珍正在对进入小区的业主进行测温、登记。

刚上岗一个月的赵永珍告诉记者,每天进出万达小区的人流量特别大,为保障小区24小时值守,自己基本是在岗吃饭,上卫生间也会有其他同事盯岗。

保安人员为进出小区人员检测体温

虽然赵永珍只是测量体温和查验健康码,但是却保障了整个小区居民的安全。像这样的一线“守夜人”,在疫情防控中为居民增添的是一份安宁。

这些事情虽然小,但却是抗疫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他们不分昼夜鏖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无私奉献,为我们筑起第一道安全屏障。

来源:内蒙古晨报融媒体报道组

责编:赵鹏飞

1
查看完整版本: 2天,呼和浩特241万余份核酸样本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