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累计立案涉煤腐败案件件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人,组织处理人,移送司法机关92人,已追缴挽回经济损失.7亿元。”
这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集中体现了年起开展的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专项整治取得的丰硕成果。
年以来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
滋生蔓延、甚嚣尘上
涉煤腐败成为污染政治生态的
最大“毒瘤”和源头
“必须坚决割除掉、彻底清除净。”
这是自治区党委发出的除恶务尽的动员令
倒查20年!
这是一场
对涉煤腐败问题和腐败分子
旗帜鲜明亮剑、动真碰硬斗争的
短兵相接
必须以超常气魄和超常之举
坚决打好打赢!
·自治区党委明确要求·
各级各有关方面和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压实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工作责任,切实从“两个维护”的高度履行职责、履行使命,以强力高压之势推进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以泰山压顶之势
奔着问题去
捋着线索查
顺着线索挖
·捋清问题时·
重在搞清楚来龙去脉、看出来破绽猫腻、弄明白问题及缘由。坚持问题导向,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盯紧,对重点环节打破砂锅问到底,切实找出重点人、找准突破口,绝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分析问题时·
追本溯源、深挖病灶、找准病根、精准施治,着力整治煤炭资源领域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整治隐藏在具体现象背后的责任问题、腐败问题、作风问题和体制机制问题。
·发起攻击时·
聚焦靶心靶向,以绵绵不绝之强大攻势,摧枯拉朽、犁庭扫穴——
对年以来所有煤炭企业全方位“透视会诊”,全流程排查所有煤矿规划立项、投资审核、资源配置、环评审核和矿业权审批报批、股权变更、矿产交易等各个环节,全要素理清煤矿企业和涉煤配煤项目法人状况、办理时间、批办手续、政策依据等,做到一矿一档、一矿一清,确保问题清仓见底;全面排查、实地核查、集中整治环环紧扣,一步紧似一步。在对全区个存续和已灭失涉煤企业的全面排查中,发现具体问题个,目前已完成整治个。
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深挖彻查问题背后的问题。发布受理问题线索公告,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对年以来涉煤问题线索大起底、“回头看”,采取提级办一批、指定办一批、领办一批、督办一批、整改一批的“五个一批”方式,推动涉煤问题清仓见底。一年来,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涉煤问题线索件,目前已初步核实件。
开展涉煤地区、部门、企业廉政风险排查、腐败案件查处和建章立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全面净化政治生态。同时,坚持实事求是、宽严相济,对主动交代问题、上交非法所得、消除影响以及有重大立功表现等情形的涉案人员,依法依规从宽从轻处理。在政策感召下,13名厅处级干部主动投案。
采取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拍摄警示教育专题片、以“N连发”的形式集中通报典型案例等多种有力有效的警示教育手段,做深做实查办案件的“后半篇文章”,以案促治、以案示警,进一步强化了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
雷霆之势下
专项整治成效显著
同时也发人深省
在对年以来
公职人员涉煤事项的全面排查中
自行填报存在以各种形式
从涉煤企业获利情形的就有人
涉及金额75.71亿元
其中包括厅局级干部27人
煤炭资源领域违纪违法问题
存量之大、牵扯范围之广
涉案人数之多,令人震惊
有煤的地区、管煤的部门
涉煤的企业、配煤的项目
几无净土
“涉煤腐败已经成为污染的毒瘤和源头,要认真总结经验,深刻吸取教训,严堵制度漏洞,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自治区党委书记石泰峰强调。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
自治区对年以来
各级各部门出台的
涉及煤炭资源领域的政策法规
进行全面清理
深挖细查有关政策法规中的
实体缺陷、程序漏洞、执行短板
着力完善制度机制
堵塞监管漏洞
消除权力寻租空间和利益输送空间
一批与当前实际情况不符的规范性文件被废止或得到修订,适应新形势、新发展要求的政策性文件陆续出台——
◆针对年以来全区开展的煤田、煤矿火区治理一度成为腐败“温床”的问题,自治区出台了有关煤田、煤矿火区的治理意见,全面停止审批新的火区治理项目,既有项目限期完成治理和回填;新发现的火区,按照国家关于地质灾害的相关要求进行治理。
◆对于煤矿技术管理中的开工、联合试运转、竣工验收管理工作,均改为要件形式审查、网上公告方式,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即将正式出台的促进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意见,要求草原上严禁新建煤矿,既有煤矿不扩资源、不扩能技改、不核增生产能力。
……
记者从集中清理涉煤领域政策法规工作组了解到,专项整治开展以来,自治区、盟市、旗县及有关部门废止或宣布失效政策法规文件件,件存在问题的执行类文件已全部处置完毕;研究提出政策法规文件制定项目件,已出台件。
铁帚扫“温床”,重拳治腐败
经过一年多的猛药去疴
自治区在解决一批重大问题
查办一批重大案件
挽回一批国有资产损失
堵塞一批制度监管漏洞上
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
有力推动了煤炭行业
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年
内蒙古煤炭产量超过10亿吨
稳定在历史较高水平
有效保障了全国的煤炭供应
成就载入史册,征途未有穷期
自治区涉煤腐败
时间跨度长、成因复杂、涉及面广
彻底铲除污染政治生态的“毒瘤”
与滋生腐败的“温床”
仍需久久为功
“继续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涉煤腐败,持续深化拓展建章立制工作,标本兼治地推动整治工作不断走深走实。”3月24日至26日,自治区党委强力密集发声,为打赢打好专项整治攻坚战再擂战鼓。
“心中有党有人民,肩上就会有担当。”
凭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内蒙古必将重塑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我区煤基“产业树”不断推陈出新、更加枝繁叶茂。
原题: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我区煤炭资源领域专项整治系列报道之四
(原标题:倒查20年!内蒙古已立案涉煤腐败人挽损亿)
来源:内蒙古日报
流程编辑:u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