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总理在记者会分享的亲身见闻,连续4年关于
TUhjnbcbe - 2025/5/10 14:19:00
青少年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8/5469129.html

经济总量已经达到多万亿人民币、今年要有9万亿名义GDP的增量;

财政收入突破了20万亿、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总规模达到9.8万亿……

这是3月11日,总理记者会上出现的部分数字。

普通人对这些以“万亿”为单位的数字,并不那么敏感。但有两个数字不同。

李克强总理说:

“一个农民告诉我,他一个孩子上大学,一年得花费一万多块钱,还有一个上高中,一年得多块钱,靠种几亩地是不行的,必须有打工的收入。”

这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孩子上学花销,是每个父母都会考虑的问题。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

任何一个政策,最后都应落到改善民生上。让每一个人有工作、有收入、有奔头,就是最大的民生。

01

一个细节:孩子上学

上述故事的场景,发生在总理春节前的西北农村调研。

记者会没具体说在哪里,通过已知信息,大致可判断这个对话场景发生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铧尖村。

1月27日至28日,正是春节前夕,李克强总理将这里作为考察的其中一站。

当时新闻稿提到,李克强详细询问返乡农民工在外打工情况。

农民供孩子上学的细节,总理一直记得。

调研中,李克强还关心了老百姓的治病、种田问题。

听到有村民反映孩子得了罕见病、治疗负担重,李克强叮嘱随行负责同志,要保障好罕见病用药,并加大对困难家庭的救助;

听到有人谈到农资价格上涨较多问题,李克强说,国家正在研究再次发放农资补贴,支持农民春耕生产。

02

一个地名:民富在勤

记者会上,讲完农民工外出打工供孩子上学的故事后,总理感慨,“我真是为我们的人民群众感动。他们在努力打拼,打工、就业不仅关系当前家庭生计,也在为下一代争取更好的未来。”

此番话,了解民勤县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历史后能更好理解。

民勤县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汇聚成石羊河,滋养出民勤这片绿洲。

民勤,取“俗朴风醇人民勤劳”之意。

民勤县北面与内蒙古自治区相接,在汉代以前是中原王朝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必争之地。北方游牧部落只要越过80里沙漠,便能由此进犯中原。

曾经,民勤县的百姓在两大沙漠之间顽强生存下来,靠的是勤劳。现在,民勤县创造更好的未来,靠的也是双手的努力打拼。

总理在调研中曾说,这个县叫民勤,国富在民、民富在勤,人民勤劳是国家发展、群众过上好日子的坚实基础。

03

故事中的普通主人公

两个多小时的记者会,总结起来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民生。

每年总理记者会上,就业是一个不变的话题。而每谈到这儿,总理几乎都会分享自己亲眼见的、亲耳听的故事。

年总理记者会上,故事场景发生在东北一个中型城市的建设枢纽工地。

寒冷的天气里农民工在施工,其中有一位农民工说,他就希望一条:多加班,多挣钱。总理问为什么?他说他的一个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他要挣钱使孩子安心学习,并且学习好。总理说,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他对下一代、对未来的期待。

年总理记者会上,故事来自于中国政府网上的留言。

主人公也是一位农民工,他说他50多岁了,在外打工30多年,每年如此,但今年还没有找到工作,全家都陷入困境。

年总理记者会上,故事主人公是一位小店铺的店主,因为政府减免税费,支持减免房租、水电费,稳岗补贴资金到位,他们没有裁员,挺过来了。

每一个主人公,都是普通人;每一个故事,都是关于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于一个家庭来说这是天大的事情。”“有就业才有收入,生活有奔头,也为社会创造财富。”

这些微小个体的故事、贴近人心的话语,构成历年来总理记者会上最温暖的色彩。

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不曾改变。

撰文

潇湘晨报记者柴归

*文章为主编有态度原创出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爆料

1
查看完整版本: 总理在记者会分享的亲身见闻,连续4年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