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的网格化体系建设,是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需要。今年以来,为解决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街道区域划分不合理、人员力量分配不均衡、精细化管理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市相关地区下大力气全面有效整合基层资源,通过“整合并院应急围合”、增设区域服务中心、重新划分社区网格等有效措施,不断推进基层治理网格化体系建设,大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基层治理工作效能得到大幅提升。
前不塔气社区街景
成吉思汗大街街道东河区域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站
“整合并院”打破壁垒
缓解空间不足,降低物业成本,实现统一管理
新城区海拉尔路街道体校巷社区武警家园小区位于呼伦路以西,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常住人口户、人。今年3月上旬,这里启动了“拆墙并院”和小区整合工作,将原有的内蒙古武警总队家属院、武警军犬基地家属院、武警指挥学院家属院三个独立小区整合成为武警家园小区。
整合后的武警家园小区
“整合后的武警家园小区开始试行‘三维云字典’系统,进一步完善小区人口信息和人房关联,试用智慧化人脸识别和电子围栏门禁管理系统,实现了数字化赋能小区管理。”武警家园小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三维云字典”系统包括综合态势、人口管理、信息管理、事件管理四部分,通过“三维云字典”系统,把整个小区的实景地图放在系统中,通过实时更新,可以实现人房关联,直接点图标,小区各种信息一目了然。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如今的武警家园小区建立起了“党建+法治+物业”的现代化基层治理体系,构建“社区、网格、楼栋”三级党组织架构,带动22名党员参与社区自治,实现了党建体系向管理服务末梢的延伸。“我们还与战友物业公司构建党建联合体,吸纳物业公司负责人进入社区党委班子,形成了管理服务合力,同时强化了楼栋长、单元长队伍建设,落实小网格推动大治理理念,重新调整了小区网格划分和网格员配置,确定了一格一长一专员管理服务格局。”上述负责人说。
敕勒川路街道前不塔气社区西入口步道
武警家园小区的“拆墙并院”,只是新城区整合并院工作的一个缩影。今年,新城区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启动小区管理“拆墙并院”、封闭整合工作,把全区个小区整合至个,减少了个。整合工作减轻了社区工作人员的压力、减轻了物业公司成本投入、增加了小区公共服务空间,停车位、健身器材等公共服务设施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在各小区安装“车辆门禁”和“人脸识别”系统,实行人员和车辆数字化管理。
“整合并院”后的综合小区安装了道闸门禁
回民区作为老城区,老旧小区较多,围绕“平战”结合思路,回民区坚持“着眼周边、统筹兼顾、一院一策、点面结合”的原则,通过整合并院、城中村围合等措施,实现小区精准化管理。改造完成后,回民区将原有的个居民小区、个平房区优化整合成为个小区、59个围合区、56个应急管控区。应急状态下,通过封闭道路、大门,可迅速形成个应急卡口。
改造后的团结小区面貌一新
记者在回民区光明路办事处沿河港湾小区了解到,沿河港湾小区改造前共有5个小区,包括4个独栋楼小区和1个3栋楼小区,主要以企业退休老职工及租户为主,多数楼栋建于20世纪80年代,属于企业家属楼。由于各楼栋零散分布,出入口多,环境卫生差,管理难度大。为实现小区精细化管理和疫情发生后能够严格管控,光明路办事处通过“整合并院”,将5个小区整合成一个小区,将原有的7个出入口整合成一个出入口,拆除旧院墙、围栏和临建,统一规划停车位,集中整治“飞线”,修复硬化路面,修补粉刷楼体,增加绿化面积,增设健身设施,并引进了物业公司,强化网格精细化管理,实现了小区服务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
“切割划分”相对独立
及时掌握情况,推行“前置服务”实现精准管理
“为进一步提升小区管理水平,我们按照‘相对独立、便于管理、互不影响、方便群众’的原则,对金川宽城小区西区进行了切割,划分为5个片区,逐一落实了片区负责人和具体工作人员。”土左旗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金川宽城西区总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共有44栋住宅楼,有超市、餐馆、果蔬店等门店68户。为进一步提升小区服务管理水平,结合疫情防控期间暴露出的工作短板,土左旗对小区进行了切割,落实了片区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变“被动管理”为“前置服务”。“街道干部与网格员进行了入户走访,收集各类意见建议,分类处理居民诉求,小区居民幸福感、获得感将得到大幅提升。”这位负责人说。
“切割划分”后的金川宽城小区西区一个片区
赛罕区敕勒川路街道前不塔气社区有居民2.0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1.76万人,是首府东郊外来人口相对集聚的典型城乡接合部。在推进基层治理网格化体系建设中,街道对整个社区实施了整体围合、网格分块、人技结合式管理。根据人员出行需要,对社区8条主要道路进行部分封闭,对开放的4条通道,逐一明确机动车、行人、非机动车通行规则,将沿哈拉更沟一侧多米开放范围全部安装网围栏,实现对整个社区的围合管控。与此同时,依据社区现状,将整个区域自北向南划分为5大区块,并进一步细化为50个网格,做到一格一员。“围合区域实行24小时全域监控,下一步我们将利用进出管理系统,实现对进出居民、车辆及车上人员的人脸识别和车牌号采集,可实现自动化进出管理和数据统计,将有效降低一线工作人员工作量。”敕勒川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增设区域服务中心
实现社会治理“扁平化”,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金川区域社会职能划归土左旗以来,为有力提升金川区域基层治理能力,土左旗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在金川区域增设了三个区域服务中心,划分了18个社区,按照精细化管理要求,根据三个区域服务中心人口布局,划分网格个,考核筛选网格员名,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和规范化工作要求,同时选派了名干部、8家单位对49个居民小区进行包联,督导参与日常管理。
志愿者在清理小广告
“土左旗对全旗居民信息进行梳理比对,目前已完成全旗第一轮人口信息录入。同时,在金川区域建立了居民居住证制度,不断推进‘人房关联’,同步开展数据核查工作。”据土左旗相关负责人介绍,金川片区总面积8.7平方公里,现有居民小区49个、栋住宅楼,为切实加强金川区域服务管理,土左旗聚焦管得住、管得好、管得准,扎实开展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行动。按照“便于管理、化大为小、精准服务”原则,对金川16个人员相对密集小区,采取铁艺栅栏隔断的方式划分为54个片区,形成“一区一门一卡”管理格局。对8个无物业小区,以金海路区域服务中心为试点,引入物业公司,目前物业公司已经进入并开展相关工作。同时,针对居民小区内破窗开店、私搭乱建等乱象,正在进行专项整治,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新城区在3月上旬启动街道区域整合划分和扁平化管理提升工作,根据人口规模和区域实际情况,对原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6万人的成吉思汗大街街道进行重新划分,增设三个区域服务中心。
迎新路街道办事处以社区治理网络为基础,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记者在成吉思汗大街街道东河区域服务中心了解到,东河区域服务中心辖2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东河区域服务中心采取政府直管的扁平化模式进行管理,并梳理明确了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共11项管理服务职能。目前,已经抽调5名工作能力强、具有街道社区工作经验的年轻挂职干部和6名工作人员组建了“筹建工作组”以及“5办1中心”工作机构。同时,在辖区现有7个社区(村)的基础上,按照至户的标准,拟增设3个社区,使社区划分更趋科学、更加合理。
过去规模较小、围墙封堵、管理混乱的老小区,如今通过资源整合、拆墙并院成为秩序井然的新社区;过去商铺、住宅、人口众多很难管理的大社区,通过科学“切割”成为“相对独立、便于管理、方便群众”的新片区。通过推进基层治理网格化体系建设,让治理资源、信息、人员等力量下沉,使首府基层治理更加精准精细,服务群众更加高效到位。相信,随着首府基层治理的网格化体系建设不断推进,首府群众的获得感会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来源:呼和浩特日报记者云静李海珍文/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