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浙江南北22秋拍二十世纪的南北画坛
TUhjnbcbe - 2025/2/22 21:28:00

拍品精选

吴湖帆(-)拳石修篁

设色纸本镜片年作

70×2cm.

款识:方壶拳石修篁小景。癸未冬十一月仿古出之,不求形似也。吴湖帆。

钤印:吴湖帆(朱白)、倩盦画印(白)、梅景书屋(朱)

陶冷月(-)明月松间照

设色纸本镜片年作

27.5×65.5cm.

款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宏斋陶冷月。

钤印:陶镛(白)、冷月(朱)、松风水月(朱)

著录:《陶冷月年谱长编(下)冷月画识》P第号作品,上海书画出版社,年出版。

刘海粟(-)为郑岗作墨葡萄

水墨纸本镜片年作

68×68cm.

款识:心手相师势转奇,诡形怪状翻合宜。郑岗同志笑笑,壬子秋,刘海粟年七十七。

钤印:刘海粟印(白)、海粟不朽(朱)、墨三昧(白)、刘海粟印(朱)

出版:1.《平山草堂-沐宣主人藏画集》P81,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年。

2.《静风堂藏书画选》下卷P10,吉林美术出版社,2年。

说明:郑岗上款。郑岗(-),原上海市卫生局局长。与朱屺瞻、林散之、刘海粟、唐云、周怀民等当世名家过从甚密。

丰子恺(-)释迦摩尼佛

设色纸本镜片8年作

48×9cm.

款识:鼎庚仁兄、属为其琖居士造象供养,戊子早春三宝弟子丰子恺。

钤印:丰子恺沐手敬缋(朱)、以此功德回向众生(白)

丰子恺(-)奏凯归来解战袍

设色纸本镜片

57×6cm.

款识:奏凯归来解战袍。卫平先生雅属。子恺画。

钤印:丰子恺(白)、石门丰氏书画(白)

除此之外,民国时期的中国画还应提到另二位大家——徽人黄宾虹和蜀人张大千,黄宾虹和张大千的山水画代表了民国时期山水画的成就,也标志了晚清以来以模古为主要特征的山水画潮流的结束。精研晚明画风及理论所得颇多的黄宾虹更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画坛的大师地位,他的注重笔法,强调意境,追求“浑厚华滋”的境界,都是他力求画作内在美的表现。正如其所说:“美在其表,一览无遗,情致浅,意味淡,故初喜而终厌。美在其中,蕴藉多致,耐人寻味,书尽意在,故初看平平而终是妙境。”张大千则是在秀逸儒雅之中溶入了敦煌绘画精髓后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徐悲鸿(-)战马

设色纸本立轴6年作

96×4cm.

款识:秋风万里频回顾,认识当年旧战场。希穆先生雅教。卅五年五月悲鸿写。

钤印:东海王孙(白)

说明:希穆先生上款及旧藏。希穆先生为广东梅县人士,与林风眠为同乡,从以往释出其上款作品来看,其收藏作品多为上世纪四十年代跟随国民政府迁往巴蜀的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战时由北平艺专及杭州艺专合并组成)、和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的教员,包括林风眠、潘天寿、李可染、丁衍庸、徐悲鸿、赵少昂等。

钱松喦(-)虎踞龙盘今胜昔

设色纸本镜片年作

47.5×4.5cm.

款识:1.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2.一九四九年四月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同志指挥若定,天翻地覆慷慨高吟七律一章,今天值进入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时期,江山春满,果然胜昔,开卷重温宏着,一读三叹,虔绘斯图并录先哲原诗以志景仰。癸亥夏,钱松喦记。

钤印:今胜昔(朱)、钱(朱)、松岩(白)

关良(-)伏虎罗汉

设色纸本立轴0年作

67.5×45cm.

款识:伏虎罗汉。庚申关良。

钤印:八十后作(朱)、关良水墨(兼)

王雪涛(-2)四喜图设色纸本立轴

79.5×4.5cm.

款识:雪涛。

钤印:迟园(朱)、王雪涛印(白)

陆俨少(9-)丹崖云岭

纸本立轴4年作

67×45cm.

款识:自今科学昌明,西洋颜料传入中土,则国画所资以赋彩者大开门路,又何必斤斤于赭石花青。无古无今,不今不古,不妨自我肇始。甲子六月俨少创新之作并记。

出版:1.《虚怀斋藏陆俨少书画集》P92-9,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年。

2.《陆俨少全集》第4卷P,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年。

.《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集(三)》P27,保利艺术博物馆,1年。

展览:1.“虚怀斋藏陆俨少书画展”,保利艺术博物馆,0年。

2.第三届“中国近现代书画十二大名家精品展”,保利艺术博物馆,1年。

说明:虚怀斋收藏印即新加坡著名收藏家虚怀斋主人旧藏。

谢稚柳(-7)为凌禹生作拟陈老莲荷塘禅意图

设色纸本镜片1年作

8×41cm.

款识:鉴冰先生法家教之,辛巳二月谢稚柳时在渝州。

钤印:稚柳(白)谢稚(朱)

出版:1.《海上名画·续集》(下卷)P17,上海文物商店编,东方出版中心,年。

2.《壮心高华,谢稚柳、陈佩秋艺术大展作品集》P7,上海中国画院主办并出版,年。

说明:上款人"鉴冰先生"即凌禹声,字鉴冰,上海青浦名医,有《霍乱平议》传世。多与海上画家谢稚柳、刘旦宅、朱屺瞻等有交往。

宋文治(-9)江南春朝设色纸本镜片

45×7.5cm.

款识:江南春朝。文治。

钤印:娄江文治(白)

备注:1.附宋玉麟鉴定证书。2.作品背后钤“宋文治”印。.文物公司旧藏。

辛亥革命后,特别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画如何革新成了美术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康有为针对清代画坛因循守旧的积习,提出了“以复古为革新”与“合中西为画学新纪元”的主张。陈独秀认为,应采西画的写实精神,来改良中国画。此后,随着美术学校的开办、美术社团的曰众、美术刊物的传流和美术展览的兴起,一批接受过西方艺术教育的艺术家提出了“融合中西”的绘画主张。

如徐悲鸿以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可采入者融之”林风眠在主张“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同时,还比较了中西画的短长,既指出了中国的抒情画优于西方的机械描绘作品,也指出了西方的近代画比中国画更重视独创。刘海粟提出了“发展东方固有的美术,研究西方的艺术精英”。中西融合的主张,与消融南北画派的区别一样,终于取得了共识和承认。20世纪以来,新的南派北派产生。这是一个古今转换的重要时期,中国几千年的绘画传统正在经历一场剧烈的转换。西画的涌入改变了中国的传统视域。中国绘画被纳入一个更为宽广的世界艺术的历史框架之中。

程十发(-7)牧读

设色纸本立轴5年作

70×51cm.

款识:乙亥中秋节后,十发写。

钤印:程大(朱)、十发(朱)

刘旦宅(-1)洛神

设色纸本镜片1年作

69×46cm.

款识:丽娜、子石嘉礼,辛酉春节刘旦宅贺。

钤印:刘浑(白)、旦宅(朱)、瓯越人(朱)

(本文作品均为浙江南北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拍品)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江南北22秋拍二十世纪的南北画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