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灵谷深松点点枫叶,红得鲜亮,闪耀在绿色的
TUhjnbcbe - 2025/2/18 17:44:00

避开了嘈杂的人声,我顺着灵谷塔下弯弯曲曲的林中小路,一步一步地去寻找我记忆深处的仙境。到了,到了,一切依旧,没有人迹,没有喧声笑语。小溪干涸了,停止了淙淙絮语:默默相对的石马,缄口无言的石龟,似乎屏住了气。微风吹过,只有那参天的松树,橡树飒飒地轻轻吟唱着,多么幽静啊,这儿距离灵谷塔、松风阁不过50多步,但已经是另一个天地了。

走过石径,踏上小桥,登临半山亭,我环视着这块小天地的一草一木,多么的熟悉,多么的亲切啊…从这儿再走10分钟,就是我的母校。那年月,人们游兴甚少,更无人涉足这偏僻的角落。我和小伙伴们意外地发现了它。从此,这儿便成了我们的“世外桃源”。

春天,大地复苏了。遍山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绿地毯。橡树爆出了嫩绿的新芽,整个松林染上了翠绿鸟儿啼声婉啭,清清的小溪,细声细语,欢跃跌宕地奔出山涧在这生气盎然的天地里我们奔跑、嬉戏。身心沐浴在清新芬芳的春风里。我们卷起裤管,光着脚丫子站在溪水中,清凉,甚至有点砭骨。从一块大圆石上跳到另一块大圆石上,在乱石缝里搜寻着小石蟹。这横行霸道的小丑八怪,多像每天向我们训话的造反派头头!它们在水中张望乱窜,被我们“稳、准、狠”地抓住。每每,胜利的欢呼随同吃惊的鸟儿一起飞上了蓝天。清沏的溪水,照见了我们似已泯灭的童心,照见了我们应有的尊严。

欢乐的溪水啊,请涤尽人间的一切尘垢吧,让我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她,并不唾弃我们这些时代的弃儿,在她的怀抱中,我感到怡然自得。放眼松海,一望无边。只见漫山树林一片墨绿,从山麓到山顶,从近山到远山,全都被浓绿的、一株紧挨一株的树冠密密地覆盖着,无一点杂色。这无边的绿啊,绿得这么美,这么深,这么醉人,滚滚的松涛。在我的眼前,是祖国壮美的大好山河。

深秋,点点枫叶,红得鲜亮,闪耀在暗绿的松林中,红绿相间,相映成趣。阵阵秋风,送来了迷人的桂花香。草丛里、灌木中,秋虫幽幽的鸣叫着,娓娓地诉说着什么,我们在树林里拾拣着橡实。拣够了,就站在半山腰堆着砾石的平地上,和秋蝉比着歌喉,跟粉蝶比着舞姿。歌声、笑声在这静寂的上空久久不息地回荡着,如同枫叶和松枝一样,对比如此强烈。在这“灵谷深松”处,从春到秋,我们变了,忧郁和颓丧离我们远去。我们变成了几个嘻嘻哈哈、快快活活的“逍遥派”。这才是我们本来的面目。

我站在“灵谷深松”的石碑下,十几年过去了,难道你竟一点儿也没有变化吗?哦,不。黑字的木牌,告诉人们这儿是前国民党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谭延闿的墓地。难怪以前一片瓦砾荒凉、静寂。废墟上,矗立起了一座崭新的四方亭。飞檐凌空花窗奇巧,廊柱描金,庄重典雅。谭延闿的墓也正在修复……我仿佛看到,这方当年我们的绿洲,正延伸着,延伸着…直到台湾海峡的那一边,成为炎黄子孙们情感交流的桥梁。我仿佛看到,前几年怀着哀伤离去的谭延闿的遗孀、儿女们,正欣喜地在台湾同胞、海外人土中谈起这平坦肃穆的墓道。呵,“灵谷深松”,你也随着历史的步伐缓缓地变化着。

昨日的秋天我从这里离去,今天的秋日我到这里重游。昨日,没有欢乐,没有笑语:今天,人人脸上挂着笑。这笑,从心窝里流出,笑得那样甜,流得那样急。灰暗的阴影,在人们心中一闪,逝去了。眼前的一切,如此敞亮、恬静…可我的感情仍徘徊在那灵谷深松之间。啊,陶冶性灵的“灵谷深松”,净化灵魂的“灵谷深松”,你永远植在我的心田里,给我的生活输送着大自然无限美好的信息和生机!

1
查看完整版本: 灵谷深松点点枫叶,红得鲜亮,闪耀在绿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