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很多人都知道王维是个全才,长于诗文写的好一手文章,工于书画,下笔挥洒自如、灵动飘逸,擅长音律,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其实越到晚年,他还越来越笃诚奉佛,素有“诗佛”之称。王维晚年的这首《酬张少府》就充满了禅理,也体现着他淡泊宁静的隐士情怀,非常有味道。
明代李沂曾评价这首诗说:“意思闲畅,笔端高妙,此时右丞第一等诗,不当于一字一句求之。”
那么诗中的张少府是谁?
张少府指的是当时的著名宰相、文坛领袖张九龄。张九龄被誉为开元时期最后一位贤相,在他当政时期,朝政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王维对现实和人生充满了期望,可是后来由于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崛起,张九龄被罢相。张九龄曾经提携过很多盛唐诗人,比如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等都受到过张九龄的赏识和提携。
在张九龄被贬之后,他和王维之间应该是还经常会有书信往来。从这首诗的名字也可以看出,当时应该是张九龄给王维写了信,王维因此也给他写了《酬张少府》作为回复,诗文如下:
《酬张少府》「唐」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张九龄可能是在书信里,问到了王维的状况,王维回答说:“自己晚年只喜欢坐禅入静,对于世俗各种杂物都不想关心了。自私没有高策可以报国,只希望能够回到家乡,隐居山林,回归初心。”
那么心境如何呢?
他说:“松松轻拂而来,就放松自己的衣袍和腰带。山顶的明月洒下清辉,就缓缓的轻抚一番古琴,您如果问有没有悟到了什么穷通的道理,我只能说世事如此,还不如去听听水浦深处渔歌的声音呢!”
诗的一开头便直接点明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描述了自己晚年只喜欢清静,不想太多俗世烦心的状态,给人一种十分达观的感觉。可是如果仔细品味,就能够看到王维幽深曲折的情感。因为“好静”并非一贯如此,而是在晚年。
那么中年和早年呢?
其实王维早年就很有才名,十九岁就考中举子,二十一岁中进士第,才气纵横的他,自己也的确有一番雄心壮志。
到了晚年,为什么会有万事不关心的态度呢?
接下来,王维给出了答案:“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原来是深深感到对现实的无能为力,才会纵情山水田园之间,才会变得“好静”,才会对世俗不再关心。
其实在张九龄被罢相与李林甫当权之后,王维由于性格平和等等的因素,并没有受到很大的打击。
既然如此,王维为什么还是感到无奈和痛苦呢?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王维的心中相比起国家大事,自己的官职大小并不是最重要的。他更加看重朝廷的风气,从这里也可以看得出他的政治道德。
所谓君子和而不同,他并没有得罪李林甫。但是当他看到朝政日非,内心是苦闷的,他不愿意同流合污,也是只能跳出是非圈,走上半归隐之路。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山水的美好,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安慰。一旦放开了官场上的束缚,整个人都变得悠然自得。在松林中可以敞开衣带,让山峰尽情的吹拂。到了晚上,在明月下弹弹琴,真是无比自由。
这是王维追寻精神解脱的一种表现,可以说带着一点消极,但我更愿意理解为,一种放下和洒脱。
松风、山月是那么高洁,和朝廷的污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追求这样的生活总比同流合污,一身污秽要好吧!
有人说,王维不是一直向往田园生活吗?为什么不直接辞官归隐呢?
一句话:生活不允许,和我们现在的很多人是一样的。王维的父亲早逝,长兄如父,他不忍心抛开全家的生计。他在《偶然作六首》诗中说:“小妹日长成,兄弟未有娶。家贫禄既薄,储蓄非有素。几回欲奋飞,踌躇复相顾。”他始终不忍心抛开家庭,自己一个人逍遥去隐居。
很多时候,生活不仅有田园与诗,还有眼前的苟且,心中有理想,也脚踏实地的过日子,恐怕才是更适合普通人的活法。
王维在诗的最后写道:“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非常有意境。
他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借用渔父欣然入浦,不问人间穷通的道理,作为结尾,蕴含着无尽的言外之意。他似乎是在说,无论穷通,豁达者均能泰然处之,又何必以穷通为怀呢?
其实在读《酬张少府》除了感佩于王维的淡泊,也会为时代的印记而唏嘘。在王维的时代,成功似乎只有一条路:求取功名。无论束带与解带,俯仰之间,成功的道路也好像只有朝堂一个方向。
可如今我们生活的时代就幸运得多了,价值观更加多元化。我们不论在文学上,在艺术上、在体育上、在经营上任何哪一个方面有才华,都可以施展自己的抱负。如果有才华,可以成为画家、作家、企业家、演艺人员等等,可以说有一技之长,善于经营的人都有机会成功。而更多的古人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了,也是令人感叹唏嘘的。
这时候再回头看王维,会更多一份钦佩。他身上有纵横的才气,更有人间烟火气。人的想法可以超越时代,但是人是生活在实实在在的当下的。所以我们看到他小心的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然后用他做官的重大收入,购买和经营辋川别墅,在闲暇之余给自己的心灵寻找一个港湾。
我们能看到:他不随波逐流,但他也要经营好自己的生活。他受到的羁绊,他做出的选择,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温润和平的过日子模式。大部分人无法决绝的脱离社会,隐遁起来,也讨厌在社会当中不计底线。因此王维的存在,也丰富了我们人生道路选择的可能性。
王维的经历告诉我们:认真生活,也看淡人生起伏,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原地,人生自会有更美的风景。#诗词解读#
本篇文章就到这里,另外有喜欢古诗词的读者,可以点击下方阅读相关书籍,也是对黑蛋文化最大的支持,谢谢大家!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百读不厌
最有哲理的六首诗词,哪一首会触动人心?
让人心静下来的四首古诗词,删繁留简我心如莲,真是耐人寻味!
曹操的《观沧海》:这首诗可能是无心插柳,却创造了写水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