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残奥会银牌、里约热内卢残奥会铜牌,四次世界大赛金牌,3次打破单项纪录……这是人称“奖牌铁娘子”杨艳的运动履历。
杨艳的家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身体下肢残疾。她与同是残疾人运动员的郭宏志相扶相帮,用勤奋、坚韧和汗水,在赛场上创造了不屈的传奇。
△杨艳在日常训练中(视频由本人提供)
负重之路
年,杨艳出生在江西省抚州市,年,她与郭宏志结婚后定居赤峰市。由于自小下肢残疾,从年12月开始,她参加残疾人举重训练。
自身素质比较好的杨艳,日常训练十分刻苦,成绩提升很快。从年12月开始,17岁的她,就入选了国家后备力量集训队。
举重是个力气加技巧的运动项目。练动作时,一只空杠铃举起、放下,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十分枯燥;练体力时,从开始每天举三四千公斤,到后来每天举上万公斤,十分辛苦。
杨艳回忆,那时,在小小的举重房里,冬天一身汗,夏天则闷得让人喘不过气。有时训练中还会受伤,身上青一块紫一块。面对这些,自己流过泪,但从来没有叫过苦,未曾想过放弃。即使是生病、休假期间,她仍然自觉坚持训练,从不松懈。
她说,自己在农村长大,吃惯了苦,只要能取得好成绩,有个好前途,苦些累些不算什么。
梦想之路
提到体育带来了什么,杨艳说,除了一块块沉甸甸奖牌,她想用三个词表达:机遇、梦想、自信。
年,令杨艳终身难忘的伦敦残奥会上,经过顽强拼搏,她获得女子举重60公斤级银牌。年全国残疾人举重锦标赛,杨艳和丈夫郭宏志双双取得优异成绩,杨艳夺得女子61公斤级金牌,郭宏志夺得男子88公斤级金牌。
在年韩国仁川亚洲残疾人运动会上,杨艳摘取女子举重61公斤级金牌,并第3次打破此项记录。
年里约残奥会上,作为队里“老将”的她,又获得了女子61公斤级铜牌。
未来之路
记者采访时,杨艳刚结束了全国第十届残运会的比赛后回家不久,这次参赛,她夺得女子残疾人举重55公斤级别银牌。回到赤峰市红山区的家中,她一直将精力重点放在12岁的女儿身上。
“前些年,我和丈夫长期在异地封闭训练,女儿从1岁半开始,就一直跟着奶奶生活,我们没有尽好做父母的责任。”杨艳告诉记者,在未来,她想多陪伴女儿的学习和成长,照顾好家里的老人,不想因此留下遗憾,而且在未来,事业重心要放在国内的举重赛场上。
一个简单的举重动作,他们要成百次上千次地重复。郭宏志告诉记者,他也曾经饱尝失去右腿的痛苦,但生性乐观的他没有被厄运击败。“我们希望和别人相处时,能带给大家快乐。”他说,这种乐观向上和坚韧的性格,与体育精神很相符,也许这就是他们和体育、和举重的缘分。
“如果我跌倒了一百次,我会爬起来一百次。”杨艳说,未来她也会尽可能帮助更多残疾人,从封闭的世界里走出来,做坚强的人,成就自信的人生。
来源:晨报融媒记者吴博超
本期责编:陈日峰
本期校对:赵鹏飞
本期审核:何海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