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呼和浩特中山路商圈战火重燃内蒙古晨报
TUhjnbcbe - 2025/1/21 18:05:00

呼和浩特市中山路张慧敏摄影

沉寂太久,呼和浩特市中山路因山东烟台的振华集团入驻再次吸引了市民的眼球。

数据显示,振华广场入驻中山路,在某视频平台的播放量已经突破百万。“新人”是否带来了新气象,中山路能否容纳一个新的商业综合体,这无疑还是个问号,但作为内蒙古首府的呼和浩特市,能够引入一家全国大型百货零售,对呼和浩特市现代服务业是有利的。

1.

新来者来竞争还是领航

一条中山路,承载了太多的商业梦想。有记者这样认为,年至年,中山路是呼和浩特市惟一的商业圈,那时的中山路“一统江湖”。而在若干年后的今天,呼和浩特市东南西北已遍布了新的城市综合体,中山路在首府商业大佬的位置已经不复存在。

振华广场入驻呼和浩特张慧敏摄影

依据呼和浩特市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呼和浩特市已经培育形成25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这就意味着这个常住人口达.6万人的首府城市,被分成了近13个新的消费聚集区。便利的购物环境带来了新的消费习惯,中山路在呼和浩特市民心里的地位或许也正在被代替。

那么,再在这条路上投入巨资,值得么?据业界相关人士透露,振华广场开业,在呼和浩特市狂砸了万元的宣传费,而这一举措,直接带来了维多利投入万元的商业促销活动。谁是赢家?没有人知道。但众所周知,维多利是呼和浩特市的老牌企业,从年开始到现在,维多利商业成了占据呼和浩特市商业半壁江山的商业巨头。商业绞杀的同时,带来了中山路新一轮的消费热潮,加上年底的购物高峰期,中山路又一次成为青城百姓的消费热土。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之前促销时,维多利、振华广场等商业综合体营业时间都达到了夜里零点,更有甚者,在一些商场的化妆品柜台,销售出去的不只是商品,而是白条。

呼和浩特市老百姓的消费能力究竟有多强?呼和浩特市政府在年召开的一场新闻发布会公布数据显示:年,呼和浩特市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元。这样的数字可能让你无法直观感受,但用这个数字乘以万的人口基数,相信你也会被震惊。

能看到这样市场的永远都是商业的领航者,维多利商业集团总裁俞光华年来到呼和浩特市,他始终认为呼和浩特市的商业市场潜力是巨大的。他向记者表示,商业一定是存在竞争才能让利于民,中山路始终是呼和浩特市商业市场的风向标,这次振华开业,再一次证明了中山路在呼和浩特市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市场是有着极大需求的,商业综合体一定就是用来解决这种需求的,主要看你是否真的了解老百姓的需求。

2

新业态是管理还是服务

中山路的风云不仅仅来自振华的入驻,实际上的绞杀依然在悄然进行中。

众所周知,实体经济的投入是巨大的。金翡丽的重新招商、天元奥莱斥资万元重新开业代表着屹立在中山路的老商业体的改变,而中山路辐射半径内的七彩城也在拿出年收入的一半进行消费引流。

商业竞争没有盟友,从最初的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是呼和浩特市城市综合体新的发展方向。

七彩城总经理李学恭认为:呼和浩特市的商业综合体要想保持发展,经营理念必须与一线城市的商业综合体保持一致,否则一定会被市场淘汰。

因此,当国际品牌、时尚餐饮……这些必备的条件成为消费者意识中的常态时,新的突破点必须被找到。营业近3年,七彩城的日人均流量从1.5万人增加到了现在的2.5万人,七彩城将自己的定位放到了社区年轻家庭。而随着奈雪的茶、海底捞等网红及一线品牌的入驻,振华广场将目光瞄向高端奢侈及年轻人的市场……

步子已经迈开,剩下的只能等待时间的验证。“为什么呼和浩特的东西比上海、北京都贵,老百姓钱又少,东西又贵,就是因为缺少竞争。商业越发达,老百姓的成本就越低,因为有竞争就要让利。”从俞光华的回答中,记者似乎看到了中山路一面崭新的业态。

3

新时代谁把握谁能屹立

新的时代已经来临,谁能把握时代,谁就能屹立潮头。

呼和浩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相关数据显示:呼和浩特市地铁开通运营的第4天,当日进站客流达人次,这是内蒙古首条地铁乘坐人数首次突破10万人次,数据显示,当日有名乘客从新华广场出站,而新华广场距中山路不足米。

地铁时代的来临缩短了中山路与市民的距离,记者走访了中山路多个商业体的停车场,其中价格最低的停车场每小时4元,这就意味着首府市民乘坐地铁、公交等出行,将会极大地降低到中山路购物的成本。而随着年6月呼和浩特市地铁2号线的通车,势必会加大市民出行的密度,这将会为中山路引流带来新的契机。

内蒙古经济学会徐钢表示:年,呼和浩特市服务业增加值达.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年的倍。随着高铁、地铁时代的到来,呼和浩特市即将面临新一轮的城市服务水平提升,形成高铁+公交、高铁+地铁、高铁+租车、高铁+共享汽车、高铁+共享单车新型交通网络,这对呼和浩特市的实体经济将是一个利好消息。

“人们都说生意不好做,是真难做还是不去做。”俞光华认为,华润、万达、远大、振华都进入内蒙古,国内的央企、大型民营企业都认为内蒙古的市场是广阔的。外地企业都把内蒙古看成金矿,外来的和尚真的会念经?这不得不让本地的商业企业深思。

在俞光华的眼里,呼和浩特市至少还能容纳20家大型的城市综合体,而七彩城也在谋划下一个发展地点。守住中山路与迈出中山路,没人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从来没有一个城市的商业街像中山路这样风云变幻,挣扎、兴奋……但历经时间,曾经的商家或许已经不在了,中山路却依旧,我们依然期待中山路能够带给首府更多的商业业态。

来源:晨报融媒记者:张鹰

本期责编:陈日锋

本期校对:赵鹏飞

本期审核:燕燕飞

1
查看完整版本: 呼和浩特中山路商圈战火重燃内蒙古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