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画笔,人生是画布,人的思想不同,人生的画卷也不同。改变我们的心态,我们人生的色彩可以绚烂夺目。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经营之圣”先生,在《活法》一书中用短短的8个字作为回答:
“提升心性,磨炼灵魂。”
在他看来,我们生活在一个迷茫又焦虑的时代,大多数人看不清前途与未来。
物质富裕的同时,精神也日渐空虚;衣食无忧的同时,礼义廉耻却日渐消弭;行动越发自由,感觉却越发迟钝;机会更加丰富,人们却消极悲观……
而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
那么,我们该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如何燃起生活的热情,如何取得事业的成功?
好在,稻盛和夫先生在《活法》中给了我们答案。
珍惜时间,切勿虚度光阴
清朝的政治家、军事家曾国藩说过:“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时间不停向前奔跑,永远不会为谁而等待,当你错过了冬季的雪花,只能等到来年再看。
在你还沉静在享乐的时候,一不小心就错过了美好的年华,时光一去不复还,后悔也来不及。
对于稻盛和夫先生来说,珍惜时间就是努力且认真地做好每一天的事情。
稻盛和夫先生说:远大梦想的实现是孜孜不倦、日积月累的成果。
年轻时,特别是学生时代,有的人思考过:
“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应该度过怎样的人生”……
这类涉及人生目标的问题,有的人则从未思考过。
在人生的后半段,两者之间将会拉开巨大的差距。
但是,实现远大的志向和目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要想实现宏伟的目标,每一天扎扎实实的努力不可或缺。
当年,京瓷只是个街道工厂,远没有今天的规模。但从那时起,稻盛和夫先生就反反复复向员工描述“我们公司必将成为世界第一”。
尽管京瓷的梦想和愿望十分宏伟,但稻盛和夫先生每日面对的却是单调乏味的工作。
为了让前一天尚未完成的工作推进哪怕一小步,稻盛和夫先生都要使出浑身解数,解决一个又一个摆在眼前的问题。往往只是处理这些问题,一整天转眼就过去了。
当然,有时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也会带来打击。他也难免自问:像这样不断被日常工作逼得转不开身,真的能创造出世界第一的企业吗?
但是,像这样日复一日、孜孜不倦地埋头于眼前的工作,脚踏实地,持续努力,正是实现宏伟目标不可缺少的过程。
正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努力中,像龟兔赛跑一样,稻盛和夫先生就是这么一天一天踏踏实实走过来的,京瓷这个街道小工厂就这样不知不觉中成长壮大起来。
所以,不要随随便便地度过当下这一刻。如何拼命过好当下这一刻,将决定人生的下一个瞬间。只要如此日复一日,不断积累,明天自然会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然后,用同样的方式拼命过好明天,就能看清后面的一周。一周一周地不断积累,就能看清一个月,以至一年。
要想度过充实美好的人生,就不能无谓地担心没有发生的事,也无须对将来感到不安,而是要拼命努力,全神贯注地活好当下这个瞬间,这才是关键。
积极乐观,心态决定命运
村上春树曾说:“无论何人、无论何时,人们总要在乌云周围寻索着浪漫的微光活下去。”
深以为然。
大学毕业后,稻盛和夫先生进入一家快要倒闭的企业——松风工业。
与稻盛和夫先生同期进入松风工业的人,一进公司就觉得“这样的公司令人生厌,应该辞职,奔赴更好的去处”。
大家聚到一块儿时就牢骚不断,抱怨公司。
当时正处于经济萧条时期,稻盛和夫先生也是靠老师的介绍才好不容易进了这家公司,本应该心怀感激,情理上就更不该说公司的坏话了。
但当时年少气盛的稻盛和夫先生,对松风工业的现状也是牢骚满腹。
入公司还不到一年,同期加入公司的大学生就找到了新的工作,相继辞职了。稻盛和夫先生辞职无果,最后只剩下他孤家寡人。
稻盛和夫先生那时候想,辞职转行到新的岗位也未必一定成功。有的人辞职后或许人生变得更顺畅了,但也有的人人生却变得更加悲惨了。有的人留在公司,努力奋斗,取得了成功,人生很美好;也有的人虽然留任了,而且也努力工作,但人生还是很不如意。所以情况因人而异吧。
究竟离开公司正确,还是留在公司正确呢?烦恼过后他下了一个决断,正是这个决断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机”:
“要辞职离开公司,总得有一个义正词严的理由吧,只因为感觉不满就辞职,那么今后的人生也未必就会一帆风顺吧。既然找不到一个必须辞职的充分理由,那就下定决心:先埋头工作吧。”
不再发牢骚,不再说怪话,他把心思都集中到自己当下的本职工作中来,聚精会神,全力以赴。这时候他才开始发自内心并用格斗的气魄,以积极的态度认真面对自己的工作。
他将心境来了个度大转变,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工作。
当时他的主要工作是研发新产品,于是他把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睡在那里,昼夜不分,连一日三餐也顾不上吃。
在这样拼命努力的过程中,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
他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在日本首次合成并开发成功了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周围的人也对他刮目相看。他感受到了工作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这时候,辛苦不再被当作辛苦,他更加努力地工作。
在这之前,他的人生可以说是连续的苦难和挫折。而从此以后,他的人生步入了良性循环,工作成果也一个接一个。这一阶段他掌握和积累的技术以及取得的业绩,成为他后来创办京瓷的重要资本。
在改变自己心态的瞬间,人生就出现了转机。此前的恶性循环被切断,良性循环开始了。
在这个过程中,稻盛和夫先生明白了一个道理,他也在《活法》中向所有读者们讲述:
“人的命运不是天定的,它不是在事先铺设好的轨道上运行的,根据我们的意志,命运可以变好,也可以变坏。我们身上发生的一切,都是由我们的心制造出来的。”
思想是画笔,人生是画布,人的思想不同,人生的画卷也不同。改变我们的心态,我们人生的色彩可以绚烂夺目。
珍惜时间,切勿虚度光阴
这个世界上的快乐分为两种:
一种是短暂的快乐,这种快乐很容易获得。
比如,好吃的巧克力,好看的电视剧,或者激情,亦或是不断满足自己疯狂的购物欲。
而不幸的是,这种快乐是有条件的,它们需要外在的刺激才能获得。一旦这种刺激消失了,取代快乐而来的就是无尽的空虚。
而另一种快乐是不太容易获得的,但是它们往往更持久:
比如,费尽心思学懂一个知识,并且在生活中实践的时候;
比如,在没有任何前人经验的情况下,研究出一个全新的产品或理论的时候;
再比如,历经重重困难,穿越荆棘和黄沙,受过伤、流过泪,而最终到达旅行终点的时候。
这种征服人性、不断精进获得成就后的满足感,会让人从内心升起“喜悦感”。
这种喜悦会伴随人的一生,久久不能消散。
稻盛和夫先生创办的京瓷公司,在初次接到IBM大笔零件订单时,被其苛刻的规格要求给吓到了。
当时的“甲方爸爸”们,一般都只给一张图纸大小的规格要求,但是IBM却给了京瓷整整“一本书”。
严格的要求很难达成,京瓷的员工反反复复尝试了很多次,都没能成功。
那个时候的京瓷,在技术上其实差得很远,这种高标准、高要求的订单,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是稻盛和夫先生却毅然决然接下了这笔订单。
因为他觉得,这对于京瓷的技术、知名度的提升,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他每天泡在工厂里,和员工们一起尝试,并且不断激励员工,告诉他们只要努力,“连神灵也会出手相助”!
经过反反复复,超乎寻常的努力,京瓷终于做出了客户苛刻要求下,完美无缺的产品。
那时候,稻盛和夫先生以及他的员工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难以言表的喜悦之情。
稻盛和夫先生也情不自禁地感叹:“人的能力无限啊!”
我们常常感叹时光飞逝,对于时间,人们很难把握住。
但时间也很公平,每个人能分到的时间都是一样的。
如何能够把平凡变为非凡?
就是不断精进,每天都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一点。
当我们回首往事,就会发现,那些让我们终生难忘的、值得怀念的、人生的重要经历,都集中在那些曾经让我们觉得困难的事情上。
泰戈尔说:“人生虽只有几十春秋,但它决不是梦一般的幻灭,而是有着无穷可歌可颂的深长意义的;附和真理,生命便会得到永生。”
什么是真理呢?
或许便如稻盛和夫先生所说,不过是简单地“提升心性,磨炼灵魂”罢了。
感恩阅读,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