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西泠印社十二月大拍勉斋珍藏紫砂艺术精品选
TUhjnbcbe - 2025/1/9 21:29:00

紫砂,虽然只是陶艺中的一个小小的分支,可它本身原料的独特以及沏茶的效果,其它茶具无可比拟。

若经匠人之手,将精神气息,创作理念灌注于紫砂上,它们便幻化为一个个富有现代文化内涵和诗性生命的个体,带给人们愉悦和美的享受,无声地传达出中国艺术的精神。

本月,「勉斋珍藏紫砂艺术专场」,凝结匠人的孤诣之心,将“器用”与“器美”完美结合,焕发紫砂特有的灵性与生命力。又在传统中创造新意,成就紫砂壶独一无二的艺术语言。

「在限制中求突破,欣赏壶的语言。」

吴界明,年生于宜兴蜀山,他自小就认定一件事,要让紫砂泥迸发热情。

年师从吴群祥先生,从艺近三十年,专心制壶,对于吴界明来说,唯有专心做壶,无处安放的灵魂才得以找到了安心的去处。

◥当代·吴界明制合欢壶

高8.1cm长17.3cm

每日是泥凳——茶席——床三点一线,吴界明与壶耳鬓厮磨,却能把“寂寞的手艺”称之为“找乐子”,在一团灯火下修点自己的“业”。

胸中活活欲舞,壶中江山迤逦,那实在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说回吴界明的作品,最得他意的,还属素器。

这或许与吴界明学习书法有关,书法与素器,皆妙在线条,阴阳之宜,动静之机,虚实之趣,不是在宣纸上轻流徐淌,就是在素器的间架里贯气而行,越凝练,越清静。

就如同他所制合欢壶。喜庆和乐,合则而欢,已勾勒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

二三知己,好水冲香茗,谈天说地,不仅能感怀到坡仙“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潇酒,而且还能体味到人生最大的愉悦,成就“合欢壶”壶名的美好含义。

本品更是传递出生活的淳朴之态,壶型典雅精巧,线条圆融流畅,特别是圆鼓身、圆流口、圆嵌盖、圆珠纽、圆扳手,浑圆朴素的造型,素面素心,大巧若拙。

周身光泽温润,泥质细腻,神态俊美,形态优雅,切琢无暇。百年流传,素雅合欢,拥此壶而品茗,必逢喜悦之事。

「抱朴存真,一心制壶。」

说李寒勇,石瓢壶是绕不开的话题。他自年开始,专攻石瓢壶,此后,他所制作的每一把石瓢壶,无一重复。也因此被人们称为“瓢王”。

◥当代·李寒勇制石瓢壶

高6.6cm长13.5cm

在他心里,一把壶,藏着历史,盛着希望。

李寒勇一直坚持“观、美、圆”相融合的美学观。观,是指不断地观察,随时随处用心留意。不是光用眼睛,更要用心用手。用心体会、推敲、转变、升华。

美,旨在不断提高自己的眼光,追求简、雅、型、韵,作品是提炼和精粹,形式和本质兼备。

圆,是一种生命的流转,蕴含着宇宙万物,周而复始。更代表圆满、团圆。

本品便很完整地体现李寒勇一直坚持的“观、美、圆”美学视角。

石瓢壶在形态上韵味无穷,流把和子的搭配合理,壶身与壶底的衔接与转折恰到好处。

壶形上小下大,壶身呈“金字塔”式重心下垂,稳重、端庄。整把壶给人以精神的同时,又给人温润圆满之感,体现出“骨肉均匀”的极高境界。

盖面作平盖处理,更显刚中有柔、骨力圆劲。其线条流畅,搭配更趋完美,冲泡把玩更加得心应手。虽无书画装饰,但仍透露着强烈的文人气息。

简朴大方、品味高雅,实为品茗赏玩之佳器。

特色拍品

◥清末民国·星甫制柿圆提梁壶

高21.6cm长19.8cm

星甫作于清末民国的柿圆提梁壶,浑圆的壶身勾勒出柿子的醇厚和质朴,古朴清丽的色泽,呈现一派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

壶盖似柿蒂,筋纹延展,贯穿壶身,力道十足,展现此壶神韵。壶钮由竹枝自然弯曲而成,以竹节状呈向前生长之势。一丛竹叶从壶钮处胥出伸展于壶盖上,形象生动。

壶身捺底,做工精湛,在沉静肃穆中蕴藏着勃勃生机。

壶盖内钤“星甫”壶上所刻为:“径无人到。人林氏作于鼎元轩。庚申夏”,可知此壶作于年夏。

另一侧镌刻了生动的小院景致,最是怡人,不禁令人联想起诗句“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的雅境。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泠印社十二月大拍勉斋珍藏紫砂艺术精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