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听琴图亡国之君的艺术照,特长生只会搞
TUhjnbcbe - 2024/10/19 17:13:00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

在人们眼里艺术就是文雅。

中国传统的文人生活也始终离不开一个“雅”字,而这种生活态度在宋代尤甚,在诗词乐律方面也都在寻求简约文雅的质感,并贯穿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各种符号形式表达出来。

焚香、煮茶、挂画、插花,被中国文人士大夫称为“文人四事”,意在“香”、“味”、“境”、“色”的境界,有见微知著之感。

宋徽宗赵佶的《听琴图》将这四大文人雅事融合与方寸之间,画面再现了宋徽宗时期宫廷里焚香、操琴、博古的文人生活状态。

宋徽宗作为北宋时期的第八位皇帝,从他即位起所创办的宣和画院就有自创的瘦金体的书法风格,为整个中国文化长史都留下了最为辉煌的一笔重墨。

从此一位艺术家当上了一国之君,他让宋朝全国都充斥了艺术烟雾。

将艺术置于帝王家,那宋徽宗的一生注定就是一个神奇的存在,他“艺极于神”在艺术上堪称完美。

宋徽宗靠着自己的一己之力拉动了整个宋代的艺术产业链,但也是在自己手里葬送了自己的家族产业,不知赵家先祖如何对自己这位后代点评。

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听琴图》,宋徽宗摇身一变,成为画中的主人公。

在苍松之下身穿黑色道袍,束发戴冠,道士装扮的人就是被部分学者认为是宋徽宗本人的形象,他表情悠闲,双手抚琴,充满隐士气息。

宋徽宗一生推崇道教,如果不是一国之君,或许他就是一位精通艺术的道士,所以他也给自己还取了个外号“教主道君皇帝”。

画面中在宋徽宗身旁漆黑的高几上设有汝窑的香炉,上方香烟升腾环绕,与琴音相互交织。

瓷器,在这位艺术家皇帝的推动下,也开始走向素雅之风,白瓷、青瓷大行天下。

在下方两方岩石蒲团之上坐有两位官员,一个穿红袍,一个穿青袍,穿红衣者手持团扇低头若思,似乎随着古琴之声遨游太虚,有人猜测此人描绘的就是当朝宰相蔡京。

一侧的青衣者双手相交而坐,仰望若有所思,身旁另有侍者立于一旁。

画面正下方立有一座太湖石,可能是宋徽宗修建皇家园林时设立的应奉局为修建“艮岳”在江南各地搜罗的奇花怪石中的一块。

在奇石之上放置一件小青铜鼎,鼎内插有一枝白色花枝,花束洁白,造型奇特,小鼎外壁铜色斑驳,纹饰古朴,再现了宋代文人对金石之学的追求。

画面下方的大面积留白,使三组人物与湖石四者起到平衡画面重心的作用,拉低了画面的视觉焦点,使画面更加稳固,将整个画面的气息封存在黄金分割线的位置。

而身后的老松又在引导一种上拉的升腾之气,给人以高远的视觉感触。背景空无一物的表达方式,给人一种空灵之感仙气飘飘。这也体现了宋代文人所追求的简约之风。

在画面右上侧是宋徽宗亲笔御书的瘦金体“听琴图”三个字,字体遒劲有力,干净利索。下方是宋徽宗最具特色的花押“天下一人”。

在画面上方有一首七言绝句诗:“吟徵调商灶下桐,松间疑有入松风。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此为蔡京题写,而蔡京的书法在宋代也有一定的艺术成就,只是因自身的奸臣的形象将其书法成就所掩盖。

《听琴图》以工笔设色画成,人物的服饰色彩渲染明确清晰,线条流畅自然下垂。

两位官员服饰略施重彩,施以石绿、朱砂等矿物颜料渲染复色,提亮了整个画面的明快度。

而对人物脸部表情的刻画更是细致入微,其思想意境地表达到位,对传统的艺术学习者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整个画面以丹青笔墨表达音乐场景,是动与静的结合,笔墨与乐律的艺术交合,将宋代的文人雅集瞬间定格在画面之中,可以让当代的社会人重新感触宋代文人的小资生活。

在中国历史之中,文雅来自于文人生活中的点滴。

中国传统的文人画以可居、可游、可观为上品,而这幅《听琴图》将文人追捧的雅事:琴、香、金石、插花等融为一体。

当你置于画面之前时耳边似有琴音袅袅之感,与古人同坐听琴。

画面既给人以文人的素雅之气,又有宫廷贵族的富贵之气,整体是对宋代简约文雅生活得如实刻画,也是对宋代宫廷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

国破了祖宗江山没了,而自己却错误地在艺术史上名流千古。

试问宋代皇帝你能记住谁,除了赵匡胤就是宋徽宗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听琴图亡国之君的艺术照,特长生只会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