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内蒙古一号”卫星专题新闻发布会。
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张慧宇答记者问时介绍,从年开始,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和自治区气象局合作,利用风云系列卫星资源开展大气监测与研究,连续9年联合开展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报及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工作;在呼包鄂、乌海及周边地区、赤峰等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加强联防联控和信息共享。年,与自治区气象局进一步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目前,正在利用气象局高分系列卫星资源和生态监测站点数据开展对森林草原、湖泊湿地、沙漠沙地等生态类型开展动态监测评估工作。卫星遥感技术在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监测、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三个方面实现了广泛应用。“内蒙古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并投入使用,将在自治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自然保护区核查、污染地块核查、重点矿区企业执法检查、流域治理和污染防治、环境应急等多领域展开应用。同时,对于摸清我区环境质量状况、预警预报潜在的环境风险、建设生态环境干部离任审计制度等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必将为自治区生态环境系统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发挥重要作用。
据了解,年7月3日10时51分,自治区第一颗遥感卫星“内蒙古一号”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通过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内蒙古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运行,标志着自治区已经构建起“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生态监测新格局,有利于加强自治区生态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建设现代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