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稻盛和夫口述历史二
TUhjnbcbe - 2024/9/30 20:35:00
偏方能治好白癜风吗 https://m.39.net/disease/a_5419408.html

采访

ThomasR.Tritton

编译

杨玉科

编辑

葛帮宁

出品

帮宁工作室(gbngzs)

也许您并不觉得神奇,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京都陶瓷在第一年就盈利,这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情。我认为这相当不寻常,所以很想知道具体情况。您觉得贡献最大的是什么?是时间吗?是优秀的管理吗?是什么因素让您们这么快就盈利?

我所做的只是争取到了松下公司的订单。从一开始,我们就与松下公司签订了合同,所以,我们基本可以按照计划准备工厂和设备,雇佣相应工人来完成订单。

由于不熟悉会计,我不知道如何盈利,也不知道如何做出计划,以使运营产生利润。但我觉得我需要努力,以最少的员工数量和最少的设备按时完成订单。我做的一直就是这些,努力完成订单,期望以尽可能低的成本、使用最少的员工来交付它们。所以,我们在第一年就盈利了。

当然,我知道如果我们入不敷出,就会带来问题,但我无法提前计算。事实上,我当时不太确定,我们第一年能不能盈利,但青山先生进行了统计,表示我们已经盈利了。我非常高兴。

很好。

第一年我们就盈利了,而且之后51年时间里,我们每年都能盈利。综观公司发展,我们经历过许多困难时刻,比如大衰退或危机、日元突然升值、贸易摩擦等,但我们从未有过亏损的一年,一年都没有。

能做到这一点,使我们成为一个非常罕见的公司。回顾创业那一年,我们非常努力地创造利润,但我仍然不清楚,我是如何或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

我们谈到了年代初,也就是京都陶瓷起步阶段。现在,我们来谈谈您在拓展业务时考虑的一些技术问题,您从哪里获得原材料?哪些公司为您提供原材料?您需要创建新的流程吗?您如何塑造和生产这些部件?总结为一句话,您早期的技术进步是什么?

在松风工业时,镁橄榄石是以滑石为主要原材料开发的,然后在碱中加入氧化镁合成镁橄榄石。那时候,我们烘烤或燃烧碳酸镁矿石,把它变成氧化镁供我们使用。

在京都陶瓷公司,我们继续使用滑石粉。但关于氧化镁,我们求助于兵库县播磨町的一家制盐厂,制盐的副产品是碳酸镁。因此,制盐厂能够从制盐过程中得到的碳酸镁中,生产出非常纯的氧化镁。

我们对(京都陶瓷)工厂进行了短暂参观,很明显,那里对检测和质量保证有很高的承诺。从一开始就是这样的高标准,还是需要慢慢培养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从一开始,我们就非常重视质量控制。此外,日久年深之后,用于保证质量的技术也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日本消费者对有缺陷或不完美的产品非常敏感。当发现任何不完美的产品时,他们通常会全盘拒绝该产品的整批产品。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对一家初创公司来说将是灾难性的。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有很强的质量控制意识。

京都陶瓷连续51年盈利,这太了不起。在这51年里,您一定有过需要做出关键决定的时刻,您必须冒险做出正确的决定,请描述您对风险承担和风险管理的态度?

有时,我们会受到业务波动的影响。在全球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订单有时会大幅下降。这样的时期,我们的员工相对工作量来说,就有点太多。当订单减少50%时,一半员工变得过剩——不仅在工厂,而且在与生产不直接相关的部门。

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就像大多数日本公司一样,我们仍然致力于提供终身就业。像许多日本公司一样,京都陶瓷员工成本不变,是固定成本,因此,当订单减少时,我就和员工交谈。

我说,你看,咱们现在很困难,我想把工人工资降低5%,经理工资降低10%,我想完全取消加班,我们也可能会实行无薪休假。

当我们这样做时,员工必须做出牺牲,但我们这样做是经过他们同意的。我们在没有裁员的情况下,度过了那段艰难时期。后来,当经济复苏时,我们又补偿了员工在那段时间的损失。

这也许跟我读到的一件事有关。年,一群员工质疑您设定工资和奖金的方法,能谈谈这件事或相关事件如何促成您对企业文化发展的思考,并创造公司经营哲学的吗?

这件事发生后,我明白了这些年轻的员工,是在要求我保证他们的生计。在那之前,成立京都陶瓷公司的目的,单纯是用稻盛和夫的技术挑战世界,或者在现实世界中测试稻盛和夫的技术。

通过这次员工事件,我意识到,作为一个公司,应该保障员工的生计。我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然后公司理念发生了变化。我决定,公司的宗旨应该是保护员工的生计和幸福。

从那时起,我们最基本的管理理念,我们叫做经营理念就是,为所有员工提供物质和精神成长的机会,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为社会和人类进步作出贡献。

如果我能评论的话,我要说,这应该成为每个公司的宗旨。

非常感谢。

成立初期,京都陶瓷是否能够或多或少地独立运作?在监管、合同和其他相关事宜上,是否有必要与日本政府打交道?

我的公司一直是一家完全独立的私营企业。从这层意义上来讲,我们实际与政府部门没什么交集。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政府来找我们说,我们可以给你们拨款。但为了保持独立性,我们已经尽可能地诚恳地拒绝了这样的提议。

刚才谈到松下公司是第一个客户,但您也意识到,由年轻经营者运营的年轻企业很难在日本开发新客户,所以,您决定到美国开拓新市场。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创新想法吗?还是其他日本企业家也在这样做?

对一个成立不久的新公司来说,找到新客户很困难,特别是考虑到著名的日本企业,比如三井、住友和日立,都属于一个企业联盟网络。他们不信任我们这些与知名企业无关的公司,我们是一家试图销售基于新技术产品的新公司,所以这特别困难。

基于这个原因,我觉得我应该去美国。美国是一个更自由的国家,美国人有能力以公正的态度评价新事物,他们不像日本人那样,受到传统、历史、隶属关系、教育背景等方面的影响。我想在这个国家展示我真正的能力。

我还相信,如果我能在这个国家展示我的技术,日本企业也会信任我的技术,并购买我的产品。你问我这样做是不是很常见?不,我觉得我的案例很特别,很不寻常。

您的第一次美国之行,您花了大约一个月时间拜访公司和潜在客户。在这一个月期间,您对美国电子和半导体行业的潜力和未来有什么看法?这个行程让您兴奋还是失望?

我已经开发了几种陶瓷产品,我把它们作为样品带在身边,想试着卖。此行我有两个目的,一是寻找优质客户,二是研究和观察美国的陶瓷工业。

不幸的是,我英文不好。因此,我不得不依靠一家日本贸易公司的员工。他们也是销售人员,他们给我安排拜访潜在客户的时间,也安排我拜访那些与我从事同一行业的公司——陶瓷公司,这样可以进行一些探讨。

虽然我在美国待了一个月,但我并没有拜访多少地方。安排预约非常困难,经常的情况是,一天又一天过去了,我只能坐着等待。这是一次非常令人失望的经历。

然后,在我的旅程中途,迎来了最精彩的时刻——我参观了陶瓷制造商弗伦奇敦陶瓷公司(FrenchtownPorcelainCompany),参观了他们的生产设施。这家公司位于新泽西州的弗伦奇敦。

我还参观了另外两三家公司,我展示了带来的样品。他们看到产品后,很惊讶地说:“你们的技术比我们先进。”这样的评价给我带来了自信,让我觉得自己做得很好。但我的第一次美国之行还是困难重重,没有太多可报道的东西。

但最终还是成功了,飞兆半导体公司是您组建的第一个重要联盟。这一重要合作关系如何稳固下来,谁是那里的重要人物?当然,行业内一些非常著名的先驱都在这家公司,像罗伯特·诺伊斯(RobertNoyce)、戈登·摩尔(GordonMoore)等,能谈谈您和他们以及飞兆半导体之间的关系吗?

我第一次访问美国是年,那是在贝尔实验室(BellLabs)开发出硅晶体管之后,飞兆半导体等公司刚开始生产这种晶体管。硅晶体管被认为是一项最终会取代真空管的技术。

后来,飞兆半导体找到我们,生产硅晶体管的插针连接器。当时它的插针连接器是在飞兆半导体香港子公司大批量生产。凭借这层关系,我们又从飞兆半导体收到一个陶瓷珠大订单,这是我们与这家公司交易的开始。

虽然我们与飞兆半导体的互动,始于他们开始制造硅晶体管之时,但回顾历史,我应该提到德州仪器(TexasInstruments)的杰克·基尔比(JackKilby)。他是最早想出集成电路(IC)的人,在硅片上放置不止一个晶体管,而是多个晶体管。此后不久,飞兆半导体也开始生产集成电路。

飞兆半导体和德州仪器开始制造一种非常原始的集成电路。渐渐地,对(只能携带一个晶体管的)插针连接器的需求开始逐渐下降。鉴于此,飞兆半导体提出一个新的封装概念,称为陶瓷双列直插式封装(CerDIP)。

这项技术使用陶瓷帽和底座,由金属引线架相连,所有这些都用低温融化的玻璃密封。飞兆半导体开始生产这种集成电路。这是旧的晶体管插针连接器技术(如下图所示),硅晶体管插在上方,使用环氧树脂盖住顶部。

▲插针连接器

CerDIP技术图示如下:

▲使用插针连接器的晶体管,几年后被集成电路取代

▲集成电路的封装,这是陶瓷盖子和底座

一种由硅制成的集成电路芯片紧压于集成电路封装中,所有的引线都是用金线压焊,然后用盖子密封,在上面盖上罩。整个装置用低熔点(大约°C)玻璃密封。飞兆半导体生产的CerDIP产品,我们几乎提供了所有的陶瓷底座和盖子。

从京都陶瓷购买底座和盖子后,飞兆半导体需要做一项繁琐工作,即在CerDIP粘金或镀金,使用低熔点玻璃密封整个部件。他们认为工作量太大,要求京都陶瓷也做这项工作。因此,我们不仅生产陶瓷底座和盖子,并且开始做玻璃涂层和金属喷镀。

大约在那个时候,飞兆半导体的竞争对手开始出现,那些集成电路制造商都想拥有这种类型的封装。他们也开始从我们这里采购。

年,您成为京都陶瓷总裁,之后一直保持这个头衔。(您任命)那一天的意义似乎在于,京都陶瓷采纳了您个人的座右铭“敬天爱人”作为公司座右铭,而且一直没有改变。今天早上,我们走进这栋大楼时,我还看到了这句话。把您个人哲学理念上升到公司层面,对公司发展有多重要?

年,我创办公司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公司,不知道经营一家公司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我最需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稻盛和夫口述历史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