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时政新闻眼丨第四次到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
TUhjnbcbe - 2024/8/7 22:27:00

3月5日,惊蛰节气。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这也是全国人大会议在去年因疫情延期之后,恢复到3月5日这一天开幕。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磅信息在开幕会上陆续发布。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所在的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党的十九大以来第四次到内蒙古代表团,总书记在讲话中释放了鲜明信号。

这些振奋人心的信息,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开幕会的第一项议程,是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报告中介绍了年和过去五年的成绩单,概述了未来五年的路线图,重点讲到了今年怎么干。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现场(总台记者孙楠拍摄)

一个令人瞩目的信息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发展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

报告阐述了确定这一目标的缘由:今年预期目标设定为6%以上,考虑了经济运行恢复情况,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摆放在代表座位上的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总台央视记者彭汉明拍摄)

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到今年提出6%以上的目标,展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列席大会的政协委员阅读政府工作报告。(总台央视记者周志国拍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突出了实干为要、民生为本的理念。报告提出,各级政府都要节用为民、坚持过紧日子,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要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纲要。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上,出席代表为人。(总台央视记者耿小龙、杨波拍摄)

透过这份政府工作报告,很多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变化即将到来。企业和群众经常办理的事项,今年要基本实现“跨省通办”。推进智能化服务要适应老年人需求,不给老年人日常生活造成障碍。此外,加快电商、快递进农村,取消对二手车交易不合理限制,保障小店商铺等便民服务业有序运营……这些热点

1
查看完整版本: 时政新闻眼丨第四次到内蒙古代表团,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