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好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map/记游松风亭苏轼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林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未,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怎么时,也不妨熟歇。《东坡志林》苏轼小品,常常融注了一些客智的人生哲理。此篇记游,实为解剖自己的心路历程,近于禅宗的顿悟,读来如晨钟暮鼓,发人深省。他的步履艰难的游踪,令人感到似曾相识。从寓所漫步松风亭下,本想一凌绝顶,登上亭子,远跳云山缥缈,聆听松涛澎湃,然而,无奈老迈气衰,足力不济,困顿难行,想要就在林中休息一下,但是目的未达,又心有不甘。仰望松风亭尚在山巅树梢之上,可望而不可即,不禁哀叹:这样如何到得绝顶?读了东坡这段描述,令人黯然神伤。他写的何止是一次小小的游山,其实写的也是漫漫的人生之路。滚滚红尘,芸芸众生,谁没有过如此这般的经历?人生的目标如此辉煌,而且诱人,但它隔于邀邈云端,可望而不可即,纵然壮志凌云,欲搏击长空,其奈力不从心,毛羽推折。是前行,还是止息?是不甘言败,还是舍弃初衷?——人们就在这样两难的抉择中苦苦挣扎。“良久,忽日:‘此间有什么歇不得处!’”此为文章之精魂,一念之间,顿悟禅机,如同一颗冷水,一声断喝,唤醒世上的梦中人:什么地方都可敬得,没有什么目标是非达到不可的!东坡是达者,也是智者。历来人们都崇尚执著精神,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但是过犹不及,执著太过则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自己将自己套牢。东坡参透人生三味,此文讲的就是人生也要学会舍弃、舍得,为什么一定要登上那自我心设的极点呢?舍得,就可一切放下,“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茅塞顿开,灵府清明,如脱钩之鱼,重返自然,那不堪承载的人生重荷,就此卸却了。东坡所引“兵阵相接”的比喻,令人想起他的人生之旅:看过去,历尽劫波;望前途,凶险莫测;今日,在这惠州僧舍,“也不妨熟歇”。东坡的超然旷达、随缘自娱,乃至他的幽默,令人感佩,也令人矜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