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著名诗人*庭坚(-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世称“*山谷”。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学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
*庭坚出身于一个家学渊博的世家,父亲为著名诗人,与当时的王安石、欧阳修、梅尧臣都有交往。他自幼聪慧过人,5岁即能背诵《五经》,10岁时就能诵《春秋》,被称为“神童”。长大以后也是才思敏捷、文名流传。*庭坚生命运多舛、仕途坎坷,所以,他热衷佛老,丝毫不逊于苏轼。他的诗与苏轼并称“苏*”,著有《豫章*先生文集》。他的词与秦观齐名,有《山谷琴趣外篇》。其词风流豪迈,较接近苏轼。
晁补之云:“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自是著腔子唱好诗。”同时*庭坚又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其代表作有《松风阁》、《苏轼寒食诗跋》等,他的字回锋藏颖、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元朝大书法家赵孟類说*太史书,得张长史圆劲飞动之意。”*道婆,元朝棉纺织革新家,松江府乌泥泾(今上海市华溢镇)人。元贞年间,她将在崖州(今海南岛)学到的纺织技术进行改革,制成一套打、弹、纺、织工具(如搅车、椎弓、三锭脚踏纺车等),提高了纺纱效率。
此外,*道婆还推广和传授了“错纱配色,综线挈花”之法,后来松江一带织工发展了这种技术且更加精益求精。她还把“崖州被”的织造方法传授给镇上的妇女时“乌泥泾被”闻名全国,远销各地。元末时,当地从事棉织业的居民有多家。到了明朝,乌泥泾所在的松江,成了全国的棉织业中心,赢得“衣被天下"的声誉。*道婆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她对纺织技术的贡献,被劳动人民长期流传,她的名字被载人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史册,永远受到后人的敬仰。
*宗羲(-年)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大学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和史学家。*宗羲从小就好学深思,厌恶做八股文章,喜欢看诸子百家的书籍,更爱读历史小说。青年时代他就师从明末大学者刘宗周,又承袭东林遗风,砥砺名节、关心时*、主张博古通今,经世致用。他一生留下了许多著作,重要的有:《南雷文》《南雷诗历》、《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国声游录》和(思旧录》等。
*宗羲的思想特点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他抨击君主专制制度是“天下之大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企图通过加强法治、加强学校與论来限制君权。此外,他还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宗羲的思想对垂死的封建制度是个有力的冲击,对我国后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过一定的积极影响。*宗羲是中国明清时期一位伟大的爱国学者、杰出的历史学家。
他那具有民主性的*治思想,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那众多的各类学术著作,丰富了祖国的文化宝库。尤其是他在史学方面的成就,直接影响了清代的史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