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书法承接唐风,自“宋四家”起,开始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韵味。*庭坚是宋代的行书担当,他曾作有一幅行书《松风阁诗帖》,为后世留下了宋体行书的范本。这是一幅由七言诗写成的行书字帖,笔墨间带有翰墨飘香的书卷之气。
在《松风阁诗帖》的卷首写有“松风阁”三字,历代收藏印章环绕在这三个字的周围,显得富贵而有深度。这篇字帖是*庭坚根据他的《松风阁诗》来书写的字帖,全文共有二十九行,一百五十三字,以遒劲秀美的笔锋来书写诗词意境。笔走龙蛇之间带有道家逸趣,字体的间隔和谐有序,抑扬顿挫的笔画犹如群鸿戏海。每一个精妙的笔画,都仿佛是跳跃的音符,是那样的和谐与娟秀。此帖是*庭坚晚年作品,用笔更苍劲壮阔,功力深厚,力透纸背,有一种极为老辣的感觉。
*庭坚《松风阁诗帖》松风阁坐落在湖北省鄂州市的西山灵泉寺附近,海拔多米,在古代称为樊山,是三国时期孙权讲武、修文、宴饮、祭天的地方。在宋徽宗崇宁元年的九月间,*庭坚与友人相伴游览鄂城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便在此过夜,听松涛而成韵。为了歌咏当时所看到的景物,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庭坚创作了一首《松风阁诗》,并将此诗书写成行书字帖《松风阁诗帖》以作流传。帖中字体如行云流水,长波大撇,跌宕起伏,意韵十足,不减遒劲飘逸之感,堪比书圣之《兰亭序》,直逼颜氏《祭侄文稿》,堪称行书之精品。
*庭坚《松风阁诗帖》局部临帖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书法爱好者的日常行为,历代书法家们常说:“临帖是一辈子的事”,可见临帖对于书法传承的重要性。在历史上的书法名家中,*庭坚的书帖是被临摹较多的,因他的字体工整而秀美,最适合初学者临帖。同时他还是一位原创性很强的书法大师,所作书帖各有不同的笔体,变幻无穷,精妙绝伦,有王羲之的风范。*庭坚不仅擅长书法,而且也是文学家和诗人,并且精通绘画,这使他的书法更具有艺术性,增强了观贴的视觉感受。
*庭坚《松风阁诗帖》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