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大宋遗韵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自此为君开
TUhjnbcbe - 2023/3/6 8:31:00
北京专业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1.《画山腰楼观图》

▲宋萧照《画山腰楼观图》

纵.3厘米横.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山腰楼观图》是昔日“绿林好汉”、后来的南宋画院魁首萧照之代表作,被专家定为“国宝”。画中近景奇峰怪石如云屯风卷,远景川峦开阔、一望千里,全作构图奇崛、繁简有度,不仅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心理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随后山水画的“一角”“半边”式构图潮流。

2.《春山图》

▲宋燕肃《春山图》

纵30.5厘米横70.3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春山图》为燕肃名下的水墨山水画。画中春山高耸,溪涧奔流,其间农人劳作,禽畜腾跃,一派野逸气象。此图之真伪虽然无法确定,但是却有着极为曲折的播迁史,且其见证了新中国文物保护工作的艰辛历程,故而拥有极高的史学价值。

3.《万壑松风图》

▲宋李唐《万壑松风图》

纵.7厘米横.8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万壑松风图》被专家定为“国宝”级文物,也是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院三宝”之一。画中千岩万壑,峭壁飞瀑,大有雷霆万钧之势;长松清风,溪流云岚,又添飘逸灵动之趣。此图是李唐风格转捩期的关键作品,在宋代山水画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地位。

4.《虎图》

▲宋牧溪《虎图》

纵.2厘米横49.5厘米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艺术博物馆藏

《虎图》是画僧牧溪的传世虎画之一。图绘一只吊睛白额老虎,蹲坐于荆棘坡石之上。老虎毛发蓬松凌乱,神情傲慢,一副睥睨天下之态。由于审美超前、画风独特,牧溪的画作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不为国内文士所接受。然而,其画作在一海之隔的日本却大受推崇,对日本禅宗水墨画和审美理念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泼墨仙人图》

▲宋梁楷《泼墨仙人图》

纵48.7厘米横27.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泼墨仙人图》是梁楷“减笔”为画、泼墨成图的代表作。画中大笔饱墨,宣泄而下,连续用笔,形成枯湿浓淡之变,高妙地控墨幻化出幽清墨韵,极好展现了“画法始从梁楷变”的笔墨特色,也反映了梁楷嗜酒自乐、放浪形骸的性情,可谓名副其实的“画如其人”。

6.《孔子见荣启期图》

▲宋佚名《孔子见荣启期图》

纵24.8厘米横25.3厘米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孔子见荣启期图》绘春秋时高士荣启期答孔子问的典故。图中荣启期松下抚琴,孔子拱手作揖,二人关于“三乐”的经典对话情景呼之欲出。此图无款,旧传为马远手笔,也有学者认为其出于李唐继承者之手。无论作者是谁,此图都可凭借其精妙的笔法与生动的情节,跻身优秀画作之列。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宋遗韵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自此为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