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外宣巴彦淖尔内蒙古日报巴彦淖尔市综合 [复制链接]

1#

?河套微传媒巴彦淖尔广播电视台主办

点击标题蓝字“河套微传媒”
  这段时间,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站长马海明和同事们加大了日常观测、巡查防护力度,尽力为野生鸟类孵化繁殖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对于这几年湖区的生态变化,马海明深有感触:“乌梁素海水质持续好转,鱼类和鸟类数量明显增加。每年有多种多万只鸟类在此栖息,目前观察到的在这里繁殖的疣鼻天鹅就有多只,以捕食鱼类见长的鸬鹚更是猛增到上万只。”

乌梁素海是我国八大淡水湖之一,素有“塞外明珠”的美誉。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退水的不断排入,乌梁素海水质急转直下,到8年前后变为劣V类水,乌梁素海面临湖泊富营养化严重、生态功能退化、湖区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塞外明珠”一度蒙尘。

生态治理,刻不容缓!近年来,巴彦淖尔市紧紧围绕“生态补水、控源减污、修复治理、资源利用、持续发展”的综合治理思路,采取引河水、减污水、治内源、兴产业的措施,精准施策对乌梁素海开始实施综合治理,累计投入综合治理资金32亿元,实施乌梁素海生态补水和点源、面源、内源治理等工程20多项,全面加快乌梁素海生态湿地综合治理与保护进程。

该市出台印发了《关于加快乌梁素海综合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并分解79项乌梁素海综合治理重点任务,成立了乌梁素海生态产业园区管委会和14个专项工作机构,并制定了《乌梁素海源头污染水治理实施方案》。启动实施围堰加固、清淤疏浚等工程,利用*河凌汛水、灌溉间隙水,向乌梁素海、新增湿地和各类湖泊海子实施生态补水约16亿立方米,提高了湖区水位,增加了库容,达到了置换水体的目的。先后建成7个旗县区所在城镇污水处理厂,启动实施了生态过渡带人工湿地及面源污染控制示范推广项目,加快建设河套全域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力度,加强对全市范围水源污染、入河排水口的专项排查,有效降低了乌梁素海的污染浓度,排入总排干的污水指标明显降低。

经过综合治理,目前乌梁素海湖水水质污染程度明显减轻,水质显著好转。监测表明,湖区整体水质已由年地表水劣五类达到地表水五类标准,局部区域水质已达到四类标准。

今年,巴彦淖尔市以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为目标,坚持点源、面源、内源污染治理共同发力,集中资金、项目、力量继续铁腕治理乌梁素海。

按照点源污水“零入海”的要求,所有旗县区和开发区年内全部建成再生水厂,推进工业园区和企业废水循环利用,中水回用率达到60%以上,年底前实现中水%回用,彻底消除乌梁素海点源污染隐患。

针对面源污染,巴彦淖尔市选择了走绿色农业发展道路,深入开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四控”行动,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年,巴彦淖尔化肥总使用量减少1.5%,利用率提高3%;实施绿色防控万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60%。今年施用有机肥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万亩,推广使用国标地膜万亩,确保农药化肥使用量减少15%,到年减少30%。

针对内源污染,巴彦淖尔市实施生态补水、引*入湖,促进湖水循环,改善湖区水质。今年凌汛期,乌梁素海分凌补水2.14亿立方米。另外通过实施乌梁素海网格水道、底泥疏浚、植被修复等项目工程,开挖网格水道54条,总长度.5公里,提高了湖水自净能力。

针对流域污染源,巴彦淖尔市实施监管“全覆盖”,通过对沿线企业实行生产期监督性监测和水质自动监控,全过程监控企业污水治理设施的运行。继续加强流域自动监控站点建设,将12条排干和直接进入总排干的27条分排干全部纳入自动监测监控范围。年新建的1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仪器设备已全部到位,年内36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将全部投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巴彦淖尔市自加压力、全力攻坚,通过综合施策,确保乌梁素海水质逐年好转,到年湖区水质稳定在四类标准,让“塞外明珠”重现苇青水碧、鸟翔鱼跃的大美风光。

来源:内蒙古日报

编辑:*琦

吉房出售

临河西区金沙丽苑小区,学区房,四楼.5平方米,三室两厅,户型格局好。新房未装修。售价72万,非诚勿扰!

联系人温先生:15334983

欢迎提供各类线索


  欢迎把您遇到的突发事、现场事、感人事(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您认为有意义的事儿)都可以反馈给我们,可以
  
  新闻热线—

鸿雁手机台

掌中看世界

欢迎下载安装鸿雁手机台客户端

阅读掌握更多新鲜资讯

(安卓用户可在各大应用商城搜索鸿雁手机台下载安装)

(苹果用户可在苹果商店直接搜索鸿雁手机台下载安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