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宋爱国画家,75岁画了万壑松风图, [复制链接]

1#
他是北宋爱国画家,75岁画了《万壑松风图》,成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李唐的《万壑松风图》有别与《早春图》和《溪山行旅图》,这幅画作里没有出现任何一个人物,其中之意表达的是什么?又有着怎么样的故事?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李唐的《万壑松风图》。第一,爱国画家李唐李唐是一位爱国主义画家,在他的心中奔涌着爱国的热血,在他的思想中,想的是复国大计,他的情绪是刚猛的,所以出现在他笔下的是刚性的线条,急促的顿挫。《万壑松风图》实则以强烈的笔触表现出作者内心无法掩饰的复国情怀,更蕴含着特定时代的情感积蓄,这和当时的社会氛围、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的。李唐是北宋末期的人,当时的皇帝宋徽宗虽然在政治上一无可取,但是他在绘画方面却有突破性的政策。他打破过去,由他人推荐进入画院的习惯,以考试的方式选才,宋徽宗很重视画家对于诗意的想象力,并以其作为鉴定的标准。才华出众的李唐,当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进入了画院,更受到宋徽宗的重视,官至待诏。而《万壑松风图》是在北宋宣和时期所完成的,当时李唐75岁,正是北宋发生“靖康之难”的前两年。靖康之难发生后,包括宋徽宗、宋钦宗两名皇帝,嫔妃,画师技工等三千多人都被掳往北方,李唐也是其中之一,后来他逃到临安,也就是杭州。正因为这一时代经历,使他的《万壑松风图》有了更加深刻的意境与韵味。第二,《万壑松风图》很多史料记载,李唐善于描写万物生气蓬勃的朝气,让人觉得动感十足,加上他利用多变的皴法,画中的山石、云、松、水等重要元素都有了生命力。这幅画作里没有任何一个人,有些孤寂之意,也侧面地呼应了时代来去匆匆,作者心中的落寞之情。南宋恢复画院之后,李唐经人举荐进入画院,他画的山水画对南宋画院有极大的影响,是南宋山水新画风的标志,兼攻人物,初似李公麟,后衣褶变为方折劲硬,并以画牛著称。李唐的画风为刘松年,马远,夏圭,萧照等师法,在南宋一代流传很广,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常说北宋是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期,以后的各个朝代,山水画成为了画家的必会课程。画《万壑松风图》时,李唐已经是75岁高龄了,但是从画作所表现出来的笔法,那么雄强的笔力,真令人感受李唐的生命力旺盛,非常人可及。那么,《万壑松风图》作为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之一,它是如何保存的呢?台北故宫的文物,书画类的藏品,按材质给予它们库房或者展览室的环境条件,书画一般湿度在百分之五十五,只能是恒温的。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的展出时间,一般是每三到四年展出一次,最多展出42天,要想一窥宋代名家的三幅真迹得多点耐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