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梅里探柿,探一探这个网红打卡点后面的 [复制链接]

1#
只看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39.net/pf/bdfyy/bjzkbdfyy/

杭州萧山区临浦镇横一村古柿子林上悬挂的方顶柿子,牵动了无数人的眼光,人们从电视上、各种媒体上知道了这个有上百年古柿子林的地方。于是,在柿子熟了的季节,四面八方的游客都来这个网红点打卡。

我们看到了方顶柿,它的样貌是:顶部方正,体形较大,色泽不是大红的,是有些桔红色的。既然是走读文化的,对有文化价值的东西,自然也会多留点心。在古柿林中有一座六柱方亭,茅草盖顶,显得分外古朴。亭中立有一块大石碑,上面题写着:“梅里探柿”四个大字,落款是西泠印社倪郡阳字及章。

石碑的背面是《梅里古柿记》,细细读来为我们展现了柿子的发展历史与梅里古柿的由来。柿子是中国本土自产水果,种植栽培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中,就记载了柿有“七绝”:一多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蠹,五霜叶可玩,六嘉实,七落叶肥滑、可以临书也。堪称“圣果”。

而梅里产柿的由来是: 永乐十二年()先祖倪亨迁居梅里,拓地垦荒,栽柿成林,富钾后土,育出名果,方顶型美,个大味甜,柿林郁郁,族人绵绵,福泽后代,逾六百年。

梅里倪氏第三代出过一名明朝进士倪朝宾。也就是万历二十六年()倪朝宾高中进士,出仕勤政、清廉为官,曾任四川道台,以平寇有功,升湖广按察使。当时,太监魏忠贤专权,朝臣若有与其不合者辄中奇祸。天启辛酉()某日,倪朝宾收到魏忠贤信函说,“某官是我宿憾,你若设法使其入罪,一月之内保你升官。”朋友劝说魏阉权倾朝野,不可逆拂。倪朝宾正色曰:“恶!是何言,鬼神可欺耶?”坚决不屈从魏忠贤交办的冤案,已报升的云南布政使,假疾辞职不就,铁骨铮铮,回乡归田归隐梅里。

“梅里”村名的由来,相传与汉代隐士梅福有关。梅福(前44-44年),字子真,九江寿春(今安徽寿县)人。他与女婿严子陵,一直以才学过人、高风亮节受后世敬仰。如范仲淹那句有名的“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就是来称赞严子陵的。

梅福画像(来自网络)

黄庭坚则以《隐梅福处》为题赋诗:“吴门不作南昌尉,上疏归来朝市空。笑拂岩花问尘世,故人子是国师公。”说的是梅福。年后,倪朝宾在厌倦了朝廷内的政治斗争后,也与梅福一样,选择在梅里做一位隐士。

这位倪朝宾擅诗文,著诗集《桃源初集》,内有《萧山八景》诗。《萧山八景》在倪朝宾前已有人提出,但只有景名,未见诗篇。倪朝宾的《萧山八景》诗,是现在能见到最早的萧山八景诗。景名为:湘湖云影、罗刹潮声、文峰豹雾、航坞龙湫、书院流芳、笔花遗迹、西山霁雪、北干松风,每景一诗。前四景选县城外著名景观,后四景为县城内景点。而书院流芳、笔花遗迹是人文景观,西山霁雪、北干松风则是自然景观,可见诗人选景之苦心。人称其诗颇具唐宋诗人遗韵。

游览萧山区临浦镇横一村的古柿林,想一想,古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这个网红打卡点,让我们收获颇多。#走过杭州的四季#

(欢迎朋友们阅读后,点评、点赞或转发,以示鼓励。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