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夜读母爱,是一场难以体面的退出内蒙古晨 [复制链接]

1#

01


  小时候,姥姥经常来我们家小住。一是因为姥爷去世早,妈妈怕姥姥孤独寂寞;二是我父亲在外地工作,妈妈有很多事要做,姥姥也帮着照看下我们几个孩子。


  我的童年,家里虽不富有,但也算得上殷实,所以,家里吃的饭菜,时常会有鱼有肉。我那时可真馋,只吃素菜就像咽药那么难,有荤菜就能吃很多饭。


  记得那时,妈妈总是摆好饭菜让姥姥和我们吃,她出去忙活一会,喂狗喂猫,等她回来时,我就差不多吃饱了,好吃的东西也所剩无几了。


  于是,每到有荤菜时,姥姥总是眼疾手快拿碗拨出一些,给妈妈留起来,还告诉我们,吃饭不能只顾自己,妈妈是家里最累的人,要让她多吃点好的。


  可是,每次等妈妈回来,她马上把菜倒回盘子里,还埋怨姥姥:


  “您别整天给我单独留菜,我吃了孩子们就少吃了,他们正长身体的时候,我年轻力壮吃这么好干吗,您和孩子们吃好就行了,甭管我。”


  姥姥也会反驳:“孩子们贪吃,不给你留着点,你就只能吃菜汤了。”


  妈妈会毫不在乎地说:“菜汤蘸馒头挺好的。”


  而下次做了好吃的,姥姥还是照样给妈妈留菜,妈妈还是埋怨,这样的场景重复了无数次,直到我长大。


  姥姥在我们家很少有闲着的时候,恨不得把所有的家务都包了。


  我当时很不理解,问姥姥:“妈妈都这么大年纪了,你怎么还这么疼她?”姥姥总是先是嗔怪后是谐趣地白我一眼说:“你妈妈年纪再大,在我眼里也是个孩子。”


  姥姥晚年的时候,回舅舅们的身边居住。每次去看她,她老人家除了问我的各种生活状况,都会说一句,你妈妈也上年纪了,你们有空就自己带带孩子,她腰椎不好,估计你们都不知道吧?


  我还真不知道,妈妈一直把我捧在掌心长大,我生了女儿简直就是给她生的,哪怕我在场,她也冲在前面给女儿做这做那。

02

03


  记得看过作家叶倾城一篇文章,写她一位朋友的外婆得了老年痴呆症。她只认得一个人——朋友的母亲,记得她是自己的女儿,毛毛。


  有一年国庆节,来了远客,朋友的母亲下厨烹制家宴,招待客人。外婆夹菜,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宾主都装作没看见。


  上完最后一个菜,一直忙得脚不沾地的朋友的母亲,从厨房里出来。这时,外婆一下子弹了起来,一把抓住女儿的手,用力拽她,外婆一路把女儿拉到门口,笑嘻嘻地把刚才藏在口袋里面的菜捧了出来,往女儿手里塞:毛毛,我特意给你留的,你吃呀,你吃呀。


  女儿双手捧着那一堆各种各样、混成一团、被挤压得不成形的菜,好久,才愣愣地抬起头,看着母亲的笑脸,哭了。


  疾病切断了外婆与世界的所有联系,生命中的一切关联,一切亲爱的人,几乎遗忘殆尽,而唯一不能割断的,是母女的情缘。


  有人说,真正的母爱,是一场体面的退出。可是,又有多少母亲能够做到?


  在你面前,她永远无法从容,无法淡定,只要她一息尚存,也会冲在前面,去做孩子挡风的墙,尽最大可能地,不让这个世间的凄风冷雨吹到孩子身上。


  无论她有多老,无论她的孩子有多能干,在她眼里,也永远是那个需要保护的孩童。她永远不会悭吝于表达“我爱你”这个血浓情愫。


  哪怕,你强大到可以指挥千军万马,她也难放心让你独闯天涯。别人只关心你飞得有多高,她却只关心你飞得有多累。


  无论你觉得她有多么不得体,她都难以体面退出“我爱你”这场人生大戏。爱有多深,方寸就有多乱。


  而她,永远无怨无悔。

今日主播

穆兰,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广播《美文美声》节目主播

夜读

教育,正在毁掉中国家庭的幸福

夜读

远离你身边“脸皮厚”的人

夜读

被惯大的孩子,后来都怎么样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播:穆兰

作者:苏心

编辑:玖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