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麟(南宋)《碧桃临水图》团扇镜心设色绢本
38×39.5cm.约1.4平尺
题识:马麟。
鉴藏印:乔氏真赏、云涛轩、真赏、高士奇图书记、健碧、佩秋、壮暮翁、稚柳
题跋:元人仿马麟之作,然甚精妙,花为碧桃也。八十六翁傅申鉴题。钤印:傅申、修身。
出版:《纵横千古:谢稚柳、陈佩秋、傅申、陆蓉之作品及藏品展》,第页,故宫出版社,.10。
来源:谢稚柳、陈佩秋伉俪、傅申鉴藏。
展览:“纵横千古两岸一家——谢稚柳、陈佩秋、傅申、陆蓉之作品展”,文化和旅游部人才中心主办,故宫博物院,年11月16日至11月30日。
RMB:,-1,,
一门五代皆画手
马麟(公元13世纪)〔南宋〕麟一作驎,原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济),南渡后三代居钱塘,遂为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马世荣之孙,马远之子,生卒年不详。马远是宋光宗、宋宁宗两朝(-)画院待诏。宁宗嘉泰(-)间授画院祗候,颇得宁宗赵扩、恭圣皇后杨氏及杨妹子(娃)称赏,每于父子画上题句。在《层叠冰绡图》中题诗云:“浑如冷蝶宿花房,拥抱檀心忆旧香。开到寒梢尤可爱,此般必是汉宫妆。”《画史会要》谓:“麟不逮父。远爱其子,多于己画上题麟,盖欲其章也。”后世画史多转载此说,因而在南宋院画家史料匮乏之状况下,马远为儿子“捉刀代笔”几乎成为后世对马麟的主要印象。现今归于马麟名下的传世作品约有50余幅,而可靠画迹近20件,这个数量在宋代画家中是十分可观的。从现存画迹看,马麟擅长的题材十分广泛,与其父马远一样,人物、山水、各式花鸟、楼阁界画皆可作绘,且表现技法多样,工笔重彩、淡墨轻岚皆有所长。李霖灿先生曾明确指出,马远、马麟父子二人的画风还是有明显区别的,并不易混淆,而且马麟的画不见得就比马远的画造诣低。
马麟作画用笔圆劲,轩昂洒落,画风秀润处过于乃父。传世作品有如:《层叠冰绡图》轴,绢本,设色,纵.7厘米,横49.6厘米;《橘绿图》册页现均藏故宫博物院;《静听松风图》轴、《芳雨春霁图》册页、《暮雪寒禽图》册页、《暗香疏影图》册页、《夏禹王像》轴等均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夕阳秋色图》轴,绢本,设色,为宋理宗赵昀赐周汉公主之物,藏日本根津美术馆;可资参考。
故宫博物院藏,马麟《层叠冰绡图》
《层叠冰绡图》中所画两枝梅花据称为绿萼梅,是梅花中的名贵品种。枝干细秀劲挺,花朵繁密俏媚,皆以双勾填色法绘之。画法精细,层次鲜明,枝干的转折,花朵的向背,处理得面面俱到。花瓣外沿和背面又厚施白粉加以强调,将梅花冰清玉洁、如纱似绢的姣美形象表现得极其完美。杨皇后“层叠冰绡”四字的形容恰如其分,且极富诗意,亦为此图增色不少。(聂卉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