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侧耳听一听水声 [复制链接]

1#

侧耳听一听水声

黎荔

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的怀素和尚,据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郭熙《林泉高致》记载,“夜闻嘉陵江水声,而草书益佳”。我很喜欢他开悟的方式——夜闻水声。要说起来,听水声与写字有何关系?但怀素从江水声中悟出了用笔节奏和布局气势。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之间有着相似性的类比,深谙佛学的怀素,观天、观地、观物、观身而产生了“领悟”。“自觉开悟”似乎成了怀素书法创作的指南,这使得他在书法上拟象取意,挥毫染翰,执笔转腕,左腾右绕,任情挥洒,情之所至,物我皆忘,在中国书法史上成为独树一帜的狂草标杆。

我也是倚着奔流大江、听着滔滔水声长大的,山壑间的水声,山罅里的泉响,水涨水退的江河,轻舟强渡的洪波……是我身体里永远回荡的一部份。大地倚在河畔,水声轻说变幻。我相信如果侧耳倾听,细细地听,不同的水声充满了个性,有的极其张扬,有的平淡恬静,有的郁郁寡欢,有的天真无邪。

当水滴从高处的树叶落到低处的树叶上,密不透风的树丛几乎纹丝不动,那一滴怯生生的水声,如少女一样圆润而多情,琐碎而美好。

当檐下不断线的雨丝,在地面上砸成惊心的粉碎,那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慷慨赴义,击碎身体的痛楚,峻急而刚烈。

当你在松下小憩,空山新雨后,木凳上满是松针和积水,松风带来树脂的清香,从绿荫丰盈处,不时还有着清凉雨水的簌簌坠落,那是有点恍惚的空幻水声,安宁流入内心,做个梦吧,醒来已是一生虚度。

还有,梅雨时节总是睡得特别沉,无边暴雨从天空急泻而下,而我睡在动荡的屋顶下,如鱼睡在安宁的水底,有一个模糊的梦摸黑上来,像一条鱼泼溅着水声,固执地追随着我在夜间旅行。

曾试过在山间穿越时,只通过声音来追踪一条小溪流。水声忽远忽近,水声时高时低,那是流泉被利石分割的喘息,那是溪床的坎坷、跌宕与曲直,有时汩汩地汇入潭中,有时又从石缝中逃逸,再过一会,连水声也似乎停歇了,只有小鱼唼喋的声音大了起来,间或跃起,顶着水花。终于,就在山径的转弯处,哗哗的水声越来越大,汹涌汇聚的溪流大声喧哗,喧哗一浪高过一浪。还争吵着不知要去往何方,就在突然之间,前赴后继地飞泻而下,一下子摆脱了大地的束缚。激起的漫天水雾,使得天空一片迷朦,半弯虹彩若隐若现。我就这样,站在了一挂瀑布之前,耳中灌满了水声,只有呼啸的水声。

一生中听过多少不同的水声,水声中充满了沉思,这是情感、旅途和人生探求三者合一后形成的美学。身长在,则情长在,情长在,而痛亦长存也。多少惆怅,尽付那流不尽的江水声。人世的灯亮了起来,生命孤零零的,我们离开之后,水声的幽咽还将继续,还将奔流过许多年代。水声潺潺,有时高亢,有时低沉,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宁静而深、而远的境地。

想起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真想做河床上布满的,或大或小、褐色和白色的石头,使水流缓慢下来,或者相反,让流水发出更大的声响。

生命中的水声,一直在叮咚,裹挟着无数事物逝去不回,好好的,侧耳听一听水声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