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化繁荣,尤其书法文化,更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中,行书的发展最受瞩目、成就也最大。因此,两宋时期书法家多擅长行书,如苏轼、*庭坚、米芾、蔡襄等人,均是著名的行书书法大家。
那么,在宋代,十大行书书法作品你知道都是哪些吗?
1、苏轼《寒食帖》:“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天下第三行书”。有人说:“《兰亭序》是雅士超人的风格,《祭侄帖》是至哲贤达的风格,《寒食帖》是学士才子的风格。它们先后媲美,各有千秋,可以称得上是中国书法史上行书的三块里程碑。”
2、米芾《蜀素帖》:“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天下第八行书”,“中华第一美帖”,与米芾的《苕溪诗卷》并称“米书双璧”,是米芾书法“八面出锋”的代表作。清王澍说:“风神秀拔,仙姿绝世,去戏鸿堂本万倍,为米老行书第一。”
3、*庭坚《松风阁诗帖》:“天下第九行书”,此作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精品,被认为是*庭坚晚年行书代表作。
4、李建中《土母帖》:北宋初年李建中行书代表作,后人称为“天下第十行书”。此帖字的结体紧密而修长,用笔沉着而丰腴。虽写的是行书,但起笔、收笔处仍见严谨的楷法笔意,是唐代“尚法”和宋人“尚意”过渡时期的重要作品。
5、蔡京《唐玄宗鹡鸰颂题跋》:相传此作问世后,米芾看后自愧不如,认为当时书法第一首推蔡京。虽然蔡京声名狼藉,但此作实在经典,后人称为“天下第十五行书”。
6、蔡襄《远蒙帖》:“宋四家”之一米芾行书代表作。纸本,纵28.6厘米,横28.6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后人称此作为“天下第十六行书”。
7、陆游《自书诗卷》:陆游八十岁所作行草作品。此时的陆游已达“人书俱老”之境。此作潇洒遒劲,有大气磅礴之势。老辣又天真,时作沉重之笔,偶又轻松带过,形式不拘一格,不计工拙。后人称其为“天下第十七行书”。
8、米芾《苕溪诗卷》:与米芾的《蜀素帖》并称“米书双璧”,是米芾书法“八面出锋”的代表作。吴其贞说:“运笔潇洒,结构舒畅,盖教颜鲁公化公者。”此作一生颠沛流离,最终被献给北京故宫博物院才结束了其坎坷的一生,后被故宫博物院奉为“国宝”。
9、*庭坚《砥柱铭》:墨迹纸本,纵32厘米,横厘米,全文多字。虽然仅有余字,但年北京保利国际拍卖公司春季拍卖会上拍得4.亿元,平均每个字70多万元,创下了中国艺术品成交价的最高纪录,至今仍未被打破。
10、苏轼《前赤壁赋》:苏轼行楷代表作。此作用笔锋正力劲,欲透纸背;在宽厚丰腴的字形中,力凝聚收敛在筋骨中,此谓“纯绵裹铁”。董其昌称此作为“东坡之《兰亭》”,文征明一生最喜爱的书法作品及并曾无数次临摹的作品便是苏轼的《前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