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刘剑锋走进羊的世界或许更能够看清楚人 [复制链接]

1#

走进羊的世界或许更能够看清楚人的世界

——关于羊主题征文暨征文作品集序

刘剑锋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动物最善,最美,最温顺,最懂宿命、最懂活着因而淡定从容无欲无求的,我选择羊。当然还有善良优雅的鹿。

我们在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羊身上能够读到、读懂多少?

哪里可以看到高贵?羊。人们把母体孕育胎儿的胞衣称为“羊膜”,供胎儿生命的液体称为“羊水”——与神圣而高贵的生命相关的竟然与羊有关。

哪里有吉祥?羊。《说文解字》这样解释:“羊,祥也;”“羊”“祥”通假。西汉大儒董仲舒有云:“羊,祥也,故吉礼用之。”《汉书·南越志》记:“尉佗之时,有五色羊,以为瑞。”过年的时候,我们要放羊灯,以示喜庆。《艺文类聚》云:“金羊载耀,作明以续”。北周庚信《庚子山·七夕赋》云:“兔月先上,羊灯次安。”

哪里可看到善、看到美?羊。《三字经》开头说:“人之初,性本善。”然人之善源自羊。《说文解字》曰:“美,甘也。从羊,从大。”徐铉注释说:“羊大则美。”羊在上,才是善,才是美。“羹”何以鲜美?从羔,从美,《说文》:“五味和羹。”

那里能感受到孝和感恩?羊。《三字经》云:“羊初生,知跪乳。”羊对给了自己生命的母体态度是:“长跪而谢之。”

羊的心底如同它的皮毛——云朵一样的干净,云朵一样的纯然,云朵一样的安静,当然,它还像雪,晶莹剔透,不染纤尘。

羊长了一双坚硬的角,但是,却从来不会攻击。它没有敌人,为什么要攻击?所以,羊从来没有侵略性,没有丝毫的暴力倾向。作家李汉荣先生在《羊向我们走来了》中写道:“羊有锋利的角,但羊不曾攻击过任何生命,即使最温柔的生命,羊也不曾伤害过。”

羊对这个世界和人的认知如同它那一双眼睛,清澈,明净,单纯,永远用透彻心骨的善意打量着一切,感知着一切。它从来不知道危险,因为在它的眼里,世界和它一样充满善;或许它知道危险,知道它的命运及其归宿,却悟透了生命的所有内涵和底色,一切都是宿命,所以,无所谓,一切如同李汉荣先生说的:“或许远古时代的羊,曾经是好斗的,但羊后来觉悟了,退出了生物界的战场,觉得互相争斗没有意思,争来斗去,最后都得在命运面前认输,都得完蛋。”“所以,羊在很早的时候就以和平立身,以温柔为德。”

诗人彼岸(李环宇)先生写过一首让我们津津乐道的诗:《到天空去放羊》。为什么在天空放牧的不是一群猪、一群牛而是羊?只有纯洁得透明的羊,温柔善良的羊,无欲无求的羊,才能承载诗人关于自由、关于生命的思考和向往。

在轻轻的草地上,羊是我们的诗,是我们歌赞的善良和美,是从来不会争斗的安静——是羊的本身。但是,在无所不能的人那里,羊就是最物质的需要、就是深不见底的欲望。羊的生与死都系于谁?不是它自己,而是人。李汉荣先生在《生命何其不易》中再次写到羊:“一只羊、一群羊,只是在成为毛衣、羊皮袄、烤羊肉之前,它们是羊,很快,它们就不是羊,而是毛衣、羊皮袄、烤羊肉。羊为我们而生、而死,世界的草场上,全是向我们走来的羊,最后,羊,全在我们这里消失了。老谋深算的世界,瞒着一群又一群天真的羊。”

……

这就是羊。

羊的世界即人的世界。

走进羊的世界或许更能够看到人的世界。

羊能够让我们思考和探究的东西太多、太沉、太浩博、太庄严。

当我们这些手握文字的人将目光和心灵投向羊并去探究羊的世界的时候,我们会突然发现,因为我们有了真切和深入的发现,才有了对生命、对命运、对生活的别样的思考,我们的文字才有了一种价值,我们所空喊的一些口号,所空写的一些不痛不痒、不过脑子的花花草草、个人情调以及涎着脸卑躬屈膝的文字,原来竟如此之轻,之浅,之薄。

所以,以羊为题的征文活动本身便具有别样的探究、思考和联想的意义与价值。

诗人彼岸(李环宇)有一天突然提出了以羊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设想,立即得到文学平台《松风阁语》版主赵英(多多)的热情应和,于是,由洛南县作家协会组织主办、由赵英和她的平台具体操作的羊征文活动启动并顺利实施,现在,一首首、一篇篇的征文作品如一只只羊,从四面八方翩然而至,为我们打开了关于羊的丰盈而深邃的世界。

纵观本次征文活动,我觉得呈现了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作者遍及天南地北。或许因为我们走进了羊的世界,让我们对人的世界有了更多的联想和思考,叫我们找到了可说、能说、多说、深说的话题,因而热爱文字的朋友便趋之若鹜,除了洛南本地的作者踊跃参与外,商洛各县的作者也格外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