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苏轼原来你是这样的茶仙 [复制链接]

1#

苏轼(年1月8日—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从八品官员到三品官员,一生经历了三次重大的*治打击,先贬为*州,再贬惠州,卒贬儋州。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在不断地遭贬被黜中,苏轼没有被悲伤和痛苦压倒,而是以一种随缘自适、旷达超然的态度对待自身的处境。

正因为他的多次贬谪,他才有机会广交良友,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苏轼一生嗜茶,在浩瀚的茶文化历史当中,被人尊称为“茶仙”。

他注重品茶的物外景意,把茶作为沟通自然,内省性情,品味人生的修炼手段,并主张“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典型茶艺人生。

茶,在苏轼的人生中,是一位形影不离而又安静契合的伴侣,并有诗为证:

戏作小诗君一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苏轼视茶境为仙境,他沉醉于茶,寄身于茶,于是将茶比作美人。

诗中点明是“戏作”,实际上乃真心真情之作。

在苏轼心中,佳茗似佳人,宛转解音,可以清心,可以忘忧,更可以品禅悟道。

他虽然官场生涯不得志,多次贬谪,颠沛流离,但是他没有沉沦于生活的悲欢离合之中,而是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寄情于山水,寄情于茶道。

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

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

枯肠未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

苏轼对于“烹茶”来说,可谓称得上为“精致男”。

一首诗,从取水、煎茶到饮茶,不但是诗意超然,还茶香满满。

苏轼不仅在“烹茶”上讲究,就连喝茶用的茶具也是“独一无二”的。

在宜兴窑场丁蜀地区,在民间流传最广、最深、最普遍的故事,莫过于“东坡提梁壶”。

在宜兴期间,他在游览、讲学、作诗之余,常常邀请二三知好,煮茶品茗。

他依据品茗时的情况,别出心裁地构思了一种“提梁壶”,请当地紫砂艺人精心制作,烧制而成。

这种茶壶可用三根杆子支撑,悬挂空中,燃薪煮茶。

当茶香四溢时,踞座品之,倍添情趣。

“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佳句,便是苏东坡登山抒怀。

他的人生就如一盏清茶,不论贬谪天涯,还是任职朝中,都能在一般人难以忍受的逆境中寻得闲适之趣。

他随性洒脱、超然物外,不为得失、生死所扰,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最后如茶一样,返璞归真,淡泊宁静。

视茶为好友的苏轼,通过品茶来体悟人生,寻求心灵的慰藉,这也是成就了他“茶香四溢”的传奇一生。

读苏轼诗文,染茶味清香。

今天,你染茶味清香了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