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薄馅爽、形如石榴,
边口雪白,状似梨花。
“烧麦”?还是“烧卖”?
烧麦最早记载于明朝的《朴通事》一书,
可证烧麦发源于北方,
并在明清时期流行于全国,
因各地饮食习惯和方言不同,
衍生出不同口味和名称。
北方大多沿用旧时习惯写作“烧麦”或是“稍麦”,
而南方则大多称其为“烧卖”。
在历史的长河中,烧麦可谓是走南闯北,
堵住悠悠众口,统一南北的绝佳食物!
北方的羊肉烧麦,皮薄馅足鲜香四溢。
北方烧麦发源于内蒙古,内蒙古草场辽阔,适宜养羊。
羊肉为馅,香葱佐之,来一杯爽口的砖茶,那可是北方烧卖的标配!
南方常见的糯米烧麦,软糯弹牙晶莹剔透。
南方鱼米之乡,湖泊众多,农作物以水稻为主。
糯米做芯,香菇点缀,再来一碗香甜的豆浆,南方烧卖的顶配?
总之南方烧麦精致秀气,北方烧麦肉多汁浓,一定要探究到底谁更好吃,我只能说:好吃的都好吃!
北方烧麦
呼和浩特烧麦
提起塞外青城呼和浩特市最有名的小吃,恐怕非烧麦莫属。外地人来到青城,如果不吃一顿美味烧麦的话,一定是一种遗憾。
正宗的呼市烧麦,是用羊肉大葱做馅儿,内蒙古大草原的羊多以沙葱为食,自然去膻味,所以呼和浩特的烧麦吃起来清香爽口,油而不腻。
大同烧麦
大同烧麦,因出笼时状为梅朵而得名。边口雪白,中间可透过皮看到里边的肉馅。吃一口一嘴油,细嚼一团肉。
大同的羊肉烧麦馅料里佐以葱姜,有效地抵御了羊肉特有的膻味儿,使得味道趋于平淡而不失肉香,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如果有想吃羊肉而又不喜欢膻味的食客,大同烧麦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南方烧卖上海下沙烧麦
下沙烧卖起源于明代,是上海浦东南汇地区的代表小吃,分甜咸两味,没有糯米。下沙烧卖的皮是用特殊擀面杖手工擀制的,咸味烧卖的馅料是春笋、猪肉和猪皮冻,甜味烧卖的馅料是豆沙、核桃、瓜子和陈皮。其中笋肉烧卖最受欢迎,但因为春笋季节比较短,所以这种烧卖也成了时令小吃。
扬州翡翠烧麦
翡翠烧麦是江苏地方传统名点,皮薄馅绿,颜色像翡翠,咬一口满嘴油香。翡翠烧卖的主要馅料是嫩青菜,但里面用的是猪油,因此它不是纯素的烧卖。
江南人爱吃甜,翡翠烧卖先放糖再放盐,蒸好的翡翠烧卖翠绿鲜嫩,最后撒上火腿点缀。
“翩翩起舞荷叶边,纤细窈窕花瓶腰。玲珑剔透翡翠色,精雕细刻金钱印。”形容的就是翡翠烧卖。
南京蛋烧卖
蛋烧卖是南京的传统名菜,与松鼠鱼、美人肝、凤尾虾并称为“京苏菜四大名菜”。
普通的烧卖都以面皮来包馅,而“蛋烧卖”,是以蛋皮包馅,十分新奇,馅以虾仁为主。其做法是先将虾仁洗干净,斩成米粒状,再放入诸如葱末、味精等各种调料搅拌而成。
杭州鲜笋烧卖
鲜笋烧卖和咸味下沙烧卖类似,也是猪肉春笋做馅儿,不过为了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杭州人会把春笋做成笋干,于是就有了笋干肉烧卖。这种烧卖最地道的吃法是把醋顺着烧卖口倒进去,咬一口绝对酸爽鲜嫩。
武汉重油烧麦
“重油烧麦”在武汉可是响当当的一块招牌,武汉的烧麦与北方的烧麦在馅料上没多大区别,不同的是武汉的烧麦很有特色,讲究重油里面放肉丁香菇和笋,还有一绝美调料“黑胡椒”。由于黑胡椒放的多有点辣,但是绝对香、滑。
糯米烧麦
糯米烧麦最典型的特点是油水足,糯米用酱油调味,香菇提鲜,猪油增香。南方人对糯米有种迷之热爱,可能也是因为生在稻米区,他们有一百万种吃糯米的方法,糯米烧麦就是其一。
糯米烧麦的吃法除了经典的酱油糯米烧麦,还有很多搭配,一个糯米烧麦可以朴实,也可以豪华之至。例如糯米烧麦加“笋”等于“笋丁烧麦”,糯米烧麦加“松子冬菇玉米胡萝卜”等于“松子什锦烧麦”。
同样是皮子包馅、顶上敞口的精致小点,
北方尊纯肉为原旨,保留了历史传统。
南方则在馅料和皮上变化万千,竞相争艳。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
如果你有任何问题,或是对栏目有更好的建议与想法,欢迎随时留言,当然也可以告诉我们的风物小管家!(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