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许多行业停业停摆,但城市的运转并未按下暂停键,在你我的身边,总有人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医护人员在前线坚守,与病毒“拼杀”;司机师傅不眠不休,运送物资,保障后方;无数的志愿者主动请缨,厨房、工地、街头,都是他们的演兵场;还有更多的平凡人,在用自己的方式与疫情对抗,以力所能及的力量,诠释共克时艰,例如呼伦贝尔莫力达瓦旗的“跑腿小哥”邹洪雷。
“跑腿小哥”为4个隔离点免费送三餐
2月18日下午4点40分,晨报融媒记者致电邹洪雷时,他正奔波在为莫力达瓦达医院一线医护人员配送晚餐的路上,电话中他气喘吁吁,声音虽因忙碌而急促却乐观有力,每个音调都洋溢着积极的气息。
邹洪雷在送餐途中图片由本人提供
邹洪雷今晚的送餐第一站是莫力达瓦达医院发热门诊,他告诉记者,由于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一旦穿上防护服之后就不能再吃饭喝水上厕所了,因为防护服的穿脱都十分繁琐,每个步骤都需要进行消毒,所以要将发热门诊的餐食配送工作排在第一位。
邹洪雷从取餐点取到餐后,就骑着他那辆蓝色的二手三轮医院保安处,再由安保人员在医护人员结束工作的第一时间将热乎乎的餐食送至他们手中。
完成了第一站的晚餐配送,邹洪雷就马不停蹄地赶往第二个配送点,这个皮肤黝黑,只戴一个单薄一次性口罩和一双白色棉线手套的送餐小伙只一个人医院4个隔离点的三餐配送工作,而这每天6个多小时的“送餐业务”,是邹洪雷“无偿”提供的。而这种无偿的服务,已经坚持了19天。
“我保证让医护人员吃上热乎饭”
邹洪雷现年32岁,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最东部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海陆空跑腿团队”的一名跑腿小哥,他从事跑腿工作已一年多了,日常的工作内容就是代替他人跑腿买东西赚钱,收入不多,每天多则二三百元,少则几十元,勉强维持着一家人的生计。
邹洪雷的家在莫旗宝山镇东宝山村,家中的五六口人都留在乡下生活,包括邹洪雷的妻子和他年仅6岁的儿子。
邹洪雷的父亲近些年来曾多次手术,身体状况不佳,鲜少能做体力活,还有他70多岁的爷爷和一位天生眼盲的叔叔组成了这个外债累累的贫寒家庭。
但邹洪雷说:“我虽然缺钱,但是在疫情面前,我有义务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1月31日,邹洪雷从朋友处听说,疫情当前,多家送医院的订单,热心的邹洪雷左思右想,在与一同送餐的朋友们商议过后,医院的医护人员免费提供送餐服务,“免费”意味着本就家境拮据的他,送餐不仅赚不到钱,还将舍弃曾经赚到的一部分钱,他说:“医院,拒绝一切第三方工作,我要为医务人员负责。”
医院提供“免费”送餐时,邹洪雷说,他并未考虑过自己的人身安危,只一心想着医护人员是保护人民的,医护人员如果倒下了,就没有人能保护大家了,“我没有什么大的能力,但是我至少可以保证让他们吃上一口热乎饭。”
“惶惶不安的地方留下你的身影”
为医院送餐初期,莫旗还没有确诊病例,邹洪雷就带着自己团队的几位兄弟与他一同送餐,后来,莫旗出现了确诊病例,邹洪雷就通知团队的其他人员统一放假在家,医院的全部餐食都由他一个人负责配送,他医院送餐三次,一天约二百份餐,都是他一个人将餐食份数数清,再医院的四个隔离点,其中最远的送餐点距离取餐点6公里,来回要半个多小时。
莫力达瓦达医院发热门诊的护士长贾艳春评价邹洪雷:“他特别地积极勇敢,在这么困难的时候冲在了前面,而且是义务为我们医务人员送餐,我们全院所有的医护人员,真的都特别的感谢他。”
2月9日,医院给邹洪雷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一线医护人员自发与家人隔离的指定住处、新院感染病房医护人员自行隔离的指定住处、医院预检分诊处、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这四个让人惶惶不安的地方,都留下过您忙碌的身影。这么多天,您反复戴着一个普通口罩,一副粗糙的毛线手套,每天在寒风中骑着三轮车,自行分装好50多份饭菜,最重要的是,您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拎着沉医院一线科室,与那么多医护人员“擦身而过”,不计任何报酬,还没来得及跟您当面说一声感谢您就匆忙转身赶往下一个送餐地点......您知道吗?那一刻,您的背影都是发光的!”
“愿平凡善良的人都被温柔善待”
当日下午,本报将邹洪雷的故事讲给了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的工作人员,他们当即决定联合内蒙古晨报,授予邹洪雷“战疫英雄奖”,并向他颁发正能量奖金元。
天天正能量在颁奖词中写道:一场疫情,把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是一名平凡的跑腿小哥,为让战斗在最前线的医护人员吃上热饭,他选择了挺身而出,不计报酬、不辞辛苦,每天“三点一线”来回奔走。
不是不知危险,只是心中情不容已;不是不缺钱,只是特殊时期,更晓大义、懂担当。
谢谢你,邹洪雷,你不仅暖了医护人员的胃,也暖了很多人的心。
愿我们早日战胜病毒,往后余生,每一个如你一样平凡善良的人,都被温柔善待。
天天正能量是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内蒙古晨报在内的全国多家主流媒体共同打造的大型公益平台,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在此次抗击疫情期间,为了向每一位投身抗“疫”的平凡人致敬,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联合内蒙古晨报在内的全国各地媒体,共同寻找奖励身边的“战疫英雄”,目前已在全国奖励了50多位“战疫英雄”。
来源:晨报融媒记者:燕燕飞实习记者:苏畅
本期责编:陈日锋
本期校对:包红岩
本期审核:燕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