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治得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文字之美
五、中国书法史上的“宋人尚意”
宋书画作品
中国书法到了唐朝登峰造极,成为书法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那么接下来的宋、元、明、清的书法该如何走向呢?从书法史的演变发展来看,从唐以后看成是书法的风格流变时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书法发展到唐朝,已经是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字体已完全确立,法度已完善规整,流派也已形成。在有改变,无非是风格的变化和韵味的展现了。那就先看看宋朝的书法是如何变化的。
宋朝疆域图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都比较繁荣,尤其是在文化艺术方面,风格繁多,个性突出。宋代的书法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趣味与美学特色。那就是不满足于追求事物的外在形似,而是要表达出内在的神韵,是书法家借以笔墨来抒发自己的心意灵气。在书法美学理论上,文艺韵味、意境、情趣的讲究,成了宋代书法美学的中心。古人论及书法,有“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之说。宋代书法,是承接唐法继承晋韵,开创了一代新风。“尚意”也就是说书法家在作品中张扬个性,表达性情,不受法度约束,任由感情自然流露,纵横驰骋。在北宋的时候,宋太宗命人遍了一部《淳化秘阁法帖》,这部法帖一共十卷,将历代名迹汇于一帖,以供人临摹,成为后世“法帖之祖”。《淳化秘阁法帖》的面世,打破了古人学书必求真迹的限制,同时也打破了前人法度,书法家注重意趣,强调主管表现,开辟了新的道路。宋代书法不是简单的否定唐人,也不是简单的回归晋人,禅宗“心即是佛”“心即是法”的理念,影响了宋人的书法观念,而诗人、词人的加入,又给书法注入了抒情意味。在强调意趣的前提下,宋代书法家重视自身修养,档次高,读书多,见识广,为前人所不及。宋人尚意,表现在书法上,就有着异与唐代的、不同的审美风范。重行草,崇流美的尚意书风,韵外之致,意在笔先,不仅在当时成为一种时尚,而且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苏轼
苏东坡的名字叫苏轼,字子瞻,东坡是他的一个名号,自称东坡居士,是四川眉山人,官至礼部尚书。苏东坡是一个旷世奇才,是中国古代文人完美人格的典范。他一生坎坷,入过大狱、遭过贬滴、解官流放,最后客死江南,终年64岁。他一生没有过上几天安宁的日子。主流社会、邪恶势力始终不容他,人为地多次加以排斥打击,欲置之于死地。到晚年的时候,他的好友为他画像,他悲愤的题诗一首:“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羁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音担)州。”他一生就在这荒远的三大放逐地度过了。苏东坡的文章,是唐宋八大家之翘楚;他的诗词,是北宋诗仙,宋词豪放派之祖;他的绘画,是开中国文人写意画派的先河;他的书法,是宋代尚意派的旗手。
关于苏轼的绘画作品
苏东坡把书法当作有生命的活的肌体,他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观东坡作品,确实是五者俱全的艺术生命体,他们是苏东坡的第二生命,东坡精神活在这些作品中。现存其书法作品多为楷、行两体,有《天际乌云帖》、《洞庭春色赋》、《归去来兮辞》、《寒食诗帖》、《赤壁赋》、《爱酒赋》等墨迹。这些作品,肉丰而骨劲,笔圆而韵胜,态浓意淡,气象雍容,藏大巧于古拙,以茂密寓空灵。苏东坡以“自出新意,不践古人”而自豪,追求不工而工、至法无法、无意于佳而乃佳的艺术境界。
苏轼《寒食诗帖》
他的行书《寒食诗帖》就是这种“无意”胜似有意的上乘之作。那是有一年,在他坐狱四个月十二天,出狱后,接着就被贬黄州。暮春三月,满目萧瑟如秋,东坡以沉痛愤懑的悲剧情怀,创作了两首寒食诗,行书《寒食诗帖》即是他书写的诗稿手卷。是他存世墨迹中最精彩的代表作品。后人把此帖与《兰亭序》、《祭侄文稿》并美,评为“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归安丘园帖》
苏东坡开创了宋代尚意的一代书风,米芾和黄庭坚紧跟其后,把尚意的书风推到了极致。米芾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他诗文俱佳,书画自成一家。他在绘画上创出了“米氏云山”,枯木竹石、山水画作独具风格特点。他在书法艺术上也有极高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的程度。米芾书法下笔奇纵变幻,痛快淋漓,有风樯阵马、快刀利剑之势。米芾个性怪异,举止癫狂,每每遇到石头就称兄道弟,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徽宗诏为书画学博士,又称“米襄阳”、“米南宫”。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山西修水人,官至吏部员外郎。与苏东坡关系非同一般,他们是我国书法史上少有的黄金搭档。他们不仅志同道合,共举尚意大旗,而且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私交极深厚,在艺术成就上也相互辉映,相得益彰。苏东坡大他八岁,两人关系在师友之间,并且两人政见相同,同气相求,命运也颇为相似。也曾多次遭贬,在被贬六年后,又重新诏为吏部员外郎,但在编写《承天院塔记》一书中,因写了“方今善人少而不善人多”一句话,又被加以“幸灾谤国”罪,除名羁押看管宜州(今广西宜山),潦倒终生。
黄庭坚
黄庭坚书法善行书、草书,楷法也自成一家。他的行楷书,初承《兰亭序》及颜真卿等唐代大师,他在传统中浸淫较久,常常苦于能入而难出,后贬官四川,长期旅途生涯使他豁然有悟,他说:“笔意迟钝,用笔多不到。晚入峡见长年荡桨,乃悟笔法。”他的代表作有《松风阁诗卷》、《赠张大同卷》、《华严疏》、《诸上座帖》、《明瓒诗后题卷》等,均笔法精妙,雄姿猛气,龙搏虎跃,神骏非凡。
黄庭坚《黄州寒食诗卷跋》
宋朝书法之所以形成尚意风格,与苏、米、黄三人的性格和经历有很大的关系。纵观三人,性格中都有自由奔放,向往自由,放荡不羁的特点,并且有很强的独立创新意识。俗话说:“字如其人”。看他们三人的字无不充满着豪情壮志,一笔一划都潇洒自如,淋漓痛快。这三人在年少时家庭状况都不是很好,恶劣的环境使他们形成了相似的性格特点。他们都有改变旧体制,建立新体制的强烈愿望,政治上的不如意反映在书法上就意味着不循传统,革旧换新。也正是他们三人的努力,引导了宋代书法的发展潮流,最终形成尚意传统。
丹青中国歌谱丹青中国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