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融入新格局内蒙古的选择义无反顾潇湘晨报 [复制链接]

1#

时序更替,华章日新。

从消费到生产,从工地到车间,从线上到线下,从便民惠民到动能转换,内蒙古的活力藏在万家灯火里。最新公布的经济运行成绩单显示:我区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增速实现由负转正。

逆势而进,展现出我区经济的超强韧性。迈向新征程之际,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既是内蒙古的机遇,又是内蒙古的责任担当,更是内蒙古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回望中激发力量,在奋进中逐梦前行。内蒙古把融入新发展格局,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努力提高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融入新发展格局,内蒙古发展形势已经明朗。

融入新发展格局,是内蒙古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屏障和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内蒙古必须抢抓机遇,保持定力,苦练内功,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融入和服务,是我区“育新机、开新局”并赢得国内竞争新优势的主动战略和奋进选择。

——把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做优做强,是强化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拥有丰富耕地、草牧场资源的内蒙古,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建设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刻不容缓。

——加大推动现代能源化工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力度,是强化国家能源安全的必然选择。

两会上,代表委员们达成共识:内蒙古总体上存在产业链条较短、产业层次较低、质量效益不高的短板,因此,加大推动现代能源化工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力度,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势在必行。

——扩大内需和构建现代大物流体系,是更好地融入国内大循环,畅通内外双循环的必然选择。

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自治区的专家学者纷纷表示,对于内蒙古而言,要通过稳投资实现稳增长,抓住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在“两新一重”等重点领域扩大有效投资,积极谋划并实施一批支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的重大项目。

同时,还要在基本具备了与国内消费中心、生产中心联通的条件下,通过畅通物流,发挥融入国内大循环的巨大潜力。

——深化国内区域合作,是区域经济布局重塑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自治区专家学者特别指出,新时期,内蒙古在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基础上,需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交流合作,加强同东北三省、沿黄省份互惠合作,在全国区域布局积极寻求自身发展定位。

——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然选择。

自治区政协常委杨茂盛认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内蒙古依托国内大市场优势,发挥向北开放地缘优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他坚信,大规模“引进来”,大踏步“走出去,必定会让内蒙古的“吸引力”不断增加,发展空间加速拓展,发展资源加速集聚。

融入新发展格局,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担当

站在现实的视角,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最终出发点和落足点是全面保障民生、促进均衡发展。这是增进人民福祉的主动选择,体现了内蒙古的责任与担当。

全面小康梦想,离我们从未如此之近。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果,投入扶贫资金.3亿元,个扶贫项目全部开工,“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

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4%。

详实的数据,具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目前,我区拥有经济长期向好、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治理效能提升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在创新能力、农牧业基础、生态环保、民生保障等方面还有一些短板弱项。

细细审视那些“成长中的烦恼”,发现融入新发展格局便是那解题的“利器”。

立足国内大循环,促进“双循环”。两个引人注目的概念,内涵深刻。给内蒙古的未来发展带来的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

就均衡发展这个融入新格局的实质而言,我区已清楚地认识到,必须抓住国家推动消费扩容的机遇,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人。

专家学者认为,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稳增长、固民生的基础性力量。“十四五”期间,内蒙古应抓住国家扩大消费支持居民收入增长的机遇,采取扶持就业创业、建立职工工资增长机制、调节分配制度等切实有效措施,千万百计把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搞上去。

而让均衡发展的成果惠及民生,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改革深化任重而道远。

自治区人大代表,阿拉善左旗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主任陶惠霞一直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