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品中华好诗词黄庭坚引用次公狂来抒发 [复制链接]

1#

黄庭坚茶词《西江月》“龙焙头纲春早”品读

吴斌

黄庭坚曾经填过一首茶词《西江月》“龙焙头纲春早”,说明他所感悟到的“乐在平常”的境界。词的原文为:

龙焙头纲春早,谷帘第一泉香。

已醺浮蚁嫩鹅黄。想见翻成雪浪。

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

无因更发次公狂。甘露来从仙掌。

词中的“龙焙”指的是皇家的焙场,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皇家御茶园。“头纲”指的是当年产出的第一批贡茶。“谷帘第一泉”出自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中,原文为:“陆曰:‘楚水第一,晋水最下。’李因命笔,口授而次第之: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意思就是:陆羽说,楚水第一,晋水最差。李季卿于是命文书提笔,将陆羽口授的内容按顺序记录下来: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等等。因此说谷帘泉是被茶圣陆羽评为第一的泉水。

“浮蚁”与“嫩鹅黄”,指的就是美酒。古人用五谷酿酒,酒酿好时,会有一些酒糟颗粒浮在酒面上,如浮着的蚂蚁一般,固有“浮蚁”一说。而酿好的酒的色泽,以嫩嫩的鹅黄色为佳,固有“嫩鹅黄”一说。

宋朝时,时髦用黑褐色兔毫盏作为饮茶的器皿。当时兔毫盏中的上品,是一种描有金银彩的所谓“描金银彩兔毫盏”。因此黄庭坚说是“兔褐金丝宝碗”。“松风”是比喻煎茶时茶汤沸腾的响声。“蟹眼”则是比喻茶汤沸腾时,冒起的一个个靓丽的气泡。

“次公狂”的典故出自《汉书》“盖宽饶传”中,原文为: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也……

平恩侯许伯入第,丞相、御史、将军、中二千石皆贺,宽饶不行。许伯请之,乃往,从西阶上,东乡特坐。许伯自酌曰:“盖君后至。”宽饶曰:“无多酌我,我乃酒狂。”丞相魏侯笑曰:“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

这部分记载的意思就是说:

盖宽饶,字次公,魏郡人。在平恩侯许伯乔迁新居时,丞相、御史、将军等等官员都去道贺,盖宽饶却没有去。于是许伯就派人专门去请他,他才勉强前去。许伯亲自为盖宽饶斟酒,并说:“因为你才来,我替你斟酒。”盖宽饶说:“不要给我斟太多酒,我是个容易借酒发狂的人。”丞相魏侯便笑着说:“次公在清醒时,也敢发狂,为什么还在乎这点酒啊?”

盖宽饶被历史上称为是敢于犯颜直谏的“猛臣”,因为他字“次公”,于是后人就用“次公狂”来比喻狂放不羁,藐视权臣的“狂人”。

李白曾经写有《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本百家号有一篇文章,专门品读李白的这首茶诗歌的。由此“仙人掌茶”也因李白而声名远扬。

黄庭坚的茶词《西江月》“龙焙头纲春早”连起来的大意为:

早春头一批送来的皇家御茶园里所产的好茶,加上茶圣陆羽盛赞为第一的庐山谷帘香泉水。这么好的两样东西放在眼前,还没有开始煎茶,就像是酒鬼见到色嫩如鹅黄,面上飘着数只白蚁般酒糟颗粒的美酒,还没开始喝,就已经被陶醉了一般。想想等一下煎茶时,茶汤表面翻起如雪浪一般的洁白茶沫,我已经深深地陶醉在其中了。

准备用来盛茶的是描有金丝图案的深褐色兔毫茶盏。煎茶时茶汤沸腾的声音,有如松涛一般悦耳。接着升起的气泡,像蟹眼一般的明亮。不用别的什么,就这美好的茶汤,便足以让我兴奋得如同唐朝时的盖宽饶一般,发起狂来,将世间的功名富贵,全不放在眼里。太美了,就像是用甘美的仙露,煎煮传说中李白盛赞的仙人掌茶,那样的美妙无比。

你看黄庭坚,只要有这么一碗茶,便如酒鬼见着美酒一般陶醉其中,发起了“次公狂”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人只要愿意,在平常的日子里,也都能获得这样的审美愉悦。黄庭坚的优秀就在于,能将这份愉悦提炼并呈现出来,带领着我们去体验“乐在平常”的审美境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