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文旅集团开曼周洽强由心出发,因时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药 https://m.39.net/disease/a_9084672.html

是广东省旅游协会投融资专业委员会联合执惠推出的人物专栏。本栏目通过访谈形式,对话广东文旅行业内有想法、有贡献、有代表性、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领军人物,旨在挖掘和记录人物故事,反映广东文旅行业的发展变迁,沉淀人物的文旅思考、见解、主张。

本期专访为该栏目的第一篇稿件,受访嘉宾为中国文旅集团(开曼)总裁助理、文旅发展集团常务副总裁周洽强。

在广东文旅行业扎根探索22年,周洽强的经历多元而“专一”。

从学习旅游管理,到深入旅行社、旅游局、旅游景区、旅游互联网和文旅集团等单位担任高管职务,一路走来他尝遍了各种角色滋味,却始终在文旅轨道上奋发前行。如此专注而丰富的行业历程,在广东文旅业界并不多见。

“人的选择是没有错或者对的!无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都是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

12年前,他放弃深圳优厚的工作待遇,回到家乡开平投身文旅建设;12年后,回看自己当年在博客上写下的这段话,他依旧认为,人生在世,走的路没有错或对,只不过是痛苦和压力有不同。

“人是会影响好多人的。一只蝴蝶都能掀起一阵飓风,更何况人呢?”回顾职业生涯中那些看来“不太聪明”的选择,他笑着说:“其实我是因时而动,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历史回不去了,但我每天都在参与打造新的历史。”对于周洽强来说,保有大爱精神、承担社会责任,有机会多带动身边的人,这样的人生就挺好玩。

年,我在欢乐谷当保安

晌午的阳光热辣辣地打在脸上,汗水从前额流入眼睛,模糊了眼前排队等候的乌泱泱的人群。穿着保安制服的周洽强后背已经湿透,手里紧紧地攥着对讲机,还没来得及抹汗,就被蜂拥而入的游客怔得一愣一愣。

那是年的夏天,深圳欢乐谷刚刚开业不到一年,人山人海、汗流浃背是景区游客的常态。作为暨南大学中旅学院(现暨南大学深圳校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名学生,周洽强与学院的多名同学一起,加入了深圳欢乐谷的实习大军。在客服、保安、验票员、操作设备维护人员等基层岗位,亲身感受景区一线工作人员的忙碌日常。

保安的工作是早中晚三班倒,周洽强管理过总部办公大楼,也管理过员工宿舍,尝过日晒雨淋的滋味,更清楚站岗的苦闷与煎熬。“有时白天还要上课,如果前一天没休息好,晚上冷不防还要打瞌睡,队长把我的对讲机拿走了都不知道。”夜里又闷又困的时候,他甚至还跟墙角的“小强”聊过天。

“旅游其实会给人带来欢乐,你付出了,看到了别人的笑脸,你自然也会欢乐。”尽管辛苦,周洽强的实习一干就是半年。在无忧无虑的学生年代,浸泡在中国最早的体验式主题乐园,他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早期中国旅游业态的蓬勃发展,也从那时开始培养了景区思维。

而真正让他感受到旅游业发展前景的,是在0年。那一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的若干意见》,正式确立“黄金周”假日制度,我国迎来第一个7天的“十一”假期。国庆节一到,实习生周洽强揣着临时导游证,带着30多人的旅游团,举着旗子“蹭蹬”地就出发了。

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带团,正值我国假日经济方兴未艾的“懵懂时期”。从深圳坐上火车,沿着京九铁路到九江,再转汽车到庐山,忙碌的交通、餐饮和住宿,让他第一次见识到了假日旅游市场的火爆。历史数据显示,0年黄金周国内旅游人数达万人次,相比年翻了一倍多。

“天呐,中国人简直太有需求了!”时至今日,周洽强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庐山旅游的“高烧”场景:仅在同一天,涌入庐山的游客就有两万多人,吃饭要“抢”,搭车不便,接待供不应求,导游焦头烂额……“经历了那一下就发现,旅游的发展前景其实很大,旅游的压力也很大,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等各方面都亟需一些很好的规划。”

后来他还带团到九寨沟,作为全陪导游一人带两台车,与客人们长途跋涉12小时,冒着可能会有高原反应的风险,只为一览神奇九寨的原始野性之美。还有一次带团到黄山,半夜3点多摸黑起来等日出。

“你说这是什么精神?”他讲到激动处总会瞪大了眼睛,“人为了一睹美景——或许只是一瞬间,再辛苦他也愿意去做。”语速放缓,眼睛里透出锐利的光芒,“所以,你要想撬动、触动他心里的美的感受,就得要去挖掘。”

也正由于庐山带团的经历,周洽强得到了当时深圳国旅海外公司杨总经理的赏识,之后他以深圳国旅实习导游的身份开始带团出境,马不停蹄地游历各国,吸纳海外知识和经验。“周游列国”这四个字,后来也成为了他的网名。

回忆起千禧年前后的这段实习经历,周洽强的语气里充满了怀旧的乐趣。那段闪亮的日子,或许就像朴树在《Newboy》中所唱的那样:

“是的我看见到处是阳光,快乐在城市上空飘扬,新世界来得象梦一样,让我暖洋洋。”

21世纪刚刚到来,一切尚待耕耘,一切充满希望。

活跃的“全能王”

大学毕业后,周洽强进入了深圳市广铁青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简称“深圳铁青”)工作。初来乍到,因人手不足加之他勤恳好学,周洽强从导游、计调、销售、策划再到经理,在各个岗位都历练了一番。就业不到3年时间,就被破格提升为副总经理,不到4年就获得了“广州铁路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我觉得人就应该多参与一些东西。”一职多能的状态对于周洽强来说并不稀奇,纵观他的求学生涯,这种多岗位历练、全方位发展的学习态度其实有迹可循。

“早在中学时期我就把能干的职位全部干过了。”性格开朗的周洽强从小就喜欢活跃在群体当中,无论走到哪里,他不一定是人群中心,但一定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那个。中学六年,他曾担任过艺术团团长、话剧社社长、文学社主编、班长、体育委员、司仪,还曾参加过足球队、合唱团、管弦乐队……从那时起,“斜杠青年”的特质就已经日趋明显。

而在他的学习理念里,不仅涉及面要广,还要做得专。

4年,周洽强拉着同在深圳铁青工作的同学和师弟一起参加深圳导游大赛,经过了层层的笔试、面试筛选,在几百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最终进入前十,他成为了深圳的“金牌导游”,并获得了“最具亲和力奖”。

7年,周洽强牵头组建了深圳旅游协会导游分会,“全国十佳导游”刘艳红当会长,他当副会长,为鹏城近名导游员提供了一个温暖的“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深圳导游员。

“所以在当导游这件事情上,我也算是做到了很好玩的。”他常用“好玩”来形容自身的经历:导游证从初级一路考到高级,好玩;导游大赛失了冠军,好玩;考公务员得了第一,好玩;带动身边的人做事,也很好玩……似乎所有的得失都是风轻云淡,似乎所有的困难都可以一笑而过。

在深圳铁青工作期间,周洽强还参与开发了中国最早的长途研学旅行产品。5年7月,全国第一列跨地域最广、行程最长的学生专列——“育才号”载着多名师生鸣笛北上,跨越10余省市区,全程公里,完成了为期13天的研学之旅。

随后,广东铁青联合中联办、深圳青联等开通“龙腾中华研学专列”,开创了国内青少年文化研学列车之旅的先例,增强了青少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直至年,该专列活动已连续举办十届。

在西安看兵马俑,在敦煌看莫高窟,在内蒙古大草原载歌载舞,在大西北探访军营,在火车上搞fashionshow……当时作为总领队挥斥方遒的日子,他至今很是回味。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爸爸就跟我说‘你一定要记住,不一定要你拿第一,但你最好要能成为比较优秀的那几个。’”牢牢记着这样的理念和标准,他在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总是赶在潮头。

“你要有比较优秀的这种感觉,后面才能实现卓越,慢慢地它就会形成一种习惯。”

与开平碉楼一起“狂奔”

成长和荣誉来得飞快,一切顺理成章,是否就该按部就班地继续下去?正当周洽强徘徊迷茫之际,颇为关键的转折点在7年出现了。

7年,自“开平碉楼和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广东省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后,开平旅游业大迈步伐,亟需大量优秀的旅游人才,尤其是具有一定经营经验和管理水平的人员。

恰在这时,周洽强接到同学电话,得知了开平市公选旅游局副局长的消息。

家乡情怀驱动,“民间大使”的使命感涌上心头。“我当时就想着,如果让我回来从事这个行业,那一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如果不回来一定会很后悔。”周洽强决定报名参加考试,争取回开平投身文旅建设。

江门开平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周洽强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一百多年前,无数先民漂洋过海、创业他乡,谱写了一篇篇令人赞叹的侨乡传奇,他们的精神财富也逐渐形成了感人至深的“五邑文化”。

念祖爱乡的海外侨胞,长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