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团队 http://www.bdfyy999.com/zhuanjiatuandui/1.《*山白龙潭图》
▲梅清《*山白龙潭图》
《*山白龙潭图》是梅清名下较有影响的一幅绘写*山景致的画作。除此本外,香港至乐楼也藏有一幅《白龙潭图》,构图与故宫本接近。梅清曾两度登临*山,其笔下的*山之画声名卓著。“白龙潭图”被反复摹写、仿制的现象,正验证了其在画史上的巨大影响力。
2.《国学松槐图》
▲蒋溥《国学松槐图》
《国学松槐图》是蒋溥以国子监内枯而复苏的古槐为题绘成。画中古槐,主干节断心空、状如苍龙,树冠却横枝旖旎、密叶扶疏。枝干以书法用笔写成,纹成篆籀,势挟龙蛇;叶片双勾赋色绘就,翠绿成串犹如凤翎。全图虬干、新叶形成鲜明对比,呈现出一派蓬勃气象,与今天国子监内的“吉祥槐”一起,共同见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脉的绵延不绝。
3.《幼舆松壑图》
▲赵孟《幼舆丘壑图》
《幼舆丘壑图》描绘两晋名士谢鲲寄情山水之态。画中峰峦起伏,古松蜿蜒,谢鲲临流独坐,听松观水,情貌悠闲,神态超脱。画中勾勒山石、树木所用的典雅匀净之笔法,与书法中玉箸篆相似,体现了画家所倡言的“书画同源”的创作理念。
4.《双松平远图》
▲赵孟《双松平远图》
《双松平远图》以简约笔法绘双松远眺平江之景。画中近景乔松屹立,拳石堆叠;中景江水明净,扁舟浅泛;远景水天一色,群山连绵。全图布局错落有致,笔墨凝练简约,渲染出了清润淡泊的意境之美与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
5.《万壑松风图》
▲李唐《万壑松风图》
《万壑松风图》被专家定为“国宝”级文物,也是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院三宝”之一。画中千岩万壑,峭壁飞瀑,大有雷霆万钧之势;长松清风,溪流云岚,又添飘逸灵动之趣。此图是李唐风格转捩期的关键作品,在宋代山水画史上有着承前启后的地位。
6.《碧松飞瀑图》
▲王翚《碧松飞瀑图》
《碧松飞瀑图》是王翚仿元代画家赵孟笔意之作。图中山石青绿设色,水、云留白而成,逸士身着朱衣,独坐观瀑。全图色彩搭配明丽醒目,营造出春和景明之意境。此图还有一件复本,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二图之“双胞胎”现象,揭开了王翚传世画作的复杂境况之一角,并为其画作的研究与鉴定提供了参照。
7.《松石图》
▲程嘉燧《松石图》▲程嘉燧《松石图》
两幅《松石图》是程嘉燧名下的“双胞胎”画作。二图尺幅等大、布局雷同,远观难分彼此。细审则可见,南博本在用笔的多样化与层次的丰富性方面似更为出色。此二作在《明画全集》中得以同步亮相,为人们理解程嘉燧笔墨的“深静枯淡”“意趣闲逸”之妙提供了可能。
8.《松轩春霭图》
▲张羽《松轩春霭图》
《松轩春霭图》是诗人张羽的山水画代表作。该作以“米氏云山”法写云岚飘渺、树影迷离的江南雨后春山之景,笔墨儒雅,意味隽永。张羽以诗闻名,传世画作极为罕见,此幅充分展现了他的笔墨意趣与笔法渊源,因此尤为难得。
9.《合璧山水图》
▲沈周、文徵明《合璧山水图》
《合璧山水图》是沈周“意匠已具而点染未就”的未竟之作,时隔数十年后,在嘉靖二十五年(年)经文徵明补笔而成。画中绘有碧嶂清江、水村山寺、渔浦垂纶等景致,又有人物穿插其中,写尽隐逸之趣。全图用笔劲练苍秀,墨气温润淋漓,如出一人之手,是见证沈、文之深情厚谊与研究其师徒交游、绘画思想的重要史料。
10.《山路松声图》
▲唐寅《山路松声图》
《山路松声图》是唐寅以女几山为主题、敬赠知县李经赴京之作。画中绘一隐士、一琴童仰观飞瀑、立听松风之态,布置紧凑得宜,笔墨细秀工谨。全图不仅为考察唐寅与女几山的画缘提供了珍贵的视觉材料,亦展现了画家向往与世无争、闲淡自然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