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关于书法中的套路刀与剑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书法#我们在临帖的时候,临习完毕,有时会发现与原帖有些不同。章法差不多,结构与大小也可以、思来想去,到底是哪出了问题呢?“万事开头难”!书法也是这样,那么难在哪里呢?开头!一切分歧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古人常比喻“笔芯为帅”,那么我就把书写时,入笔的角度比喻为“刀”与“剑”,而且是各种各样的,根据角度的不同分为尖刀、折刀、菜刀、剑。

尖刀式起笔:

宽刀(此字出自赵孟作品)

窄刀(此字出自兰亭序)

有棱角的刀(此字出王羲之作品)

折刀式起笔:

菜刀式起笔:

(此字出自赵孟作品)

剑式起笔:

长剑式收尾:

曲剑(此字出苏东坡作品)

直剑(此字出米芾作品)

我们来看这两件大师的作品,看看他们是怎样处理起笔角度的。

一、钟绍京《灵飞经》

基本上都是小角度的“刀式”起笔。潇洒飘逸。

二、颜真卿《颜家庙碑》

基本上都是大角度的“刀式”起笔。沉着厚重。

这种规律是偶然吗?当然不是,《灵飞经》的单字大小在1.3厘米左右。而《颜家庙碑》的单字大小在4厘米左右。(笔者没有经过精确的测量,只是举例。)所以,对比的结论是,起笔的角度和字的大小有直接关系。也可以这样说,在你创作时,为了把握整体作品风格的时候,是“灵动、秀气、文雅、飘逸、潇洒”还是“凌厉、厚重、沉着、险绝、圆润”,在起笔之前,就要大概想好整篇作品起笔的角度是怎样处理的。或者说,哪种角度占比更多一些。

起笔的方向:

一、直来直去型、或先驻笔再前进。

(此字出自张好好诗)

(此字出自阴符经)

二、相反型、欲右先左、欲下先上。

(此字出自张好好诗)

(此字出自松风阁诗帖)

关于起笔的行进,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笔尖“劈叉”!

“劈叉”就是所谓的铺毫,红色的点我叫它起笔点,或入毫点。

绿色的直线,就是笔毫铺开(打开)的宽度。这个宽度没有绝对的数值,它基本接近于这一个笔画高度的最大的值。

有时,我们书写,为了表现更好的线条,红色点与绿色线的距离经常过远。

远:

(此字出自苏东坡作品)

这样起笔写出来的线条灵动,但整篇过多会显的柔弱。(这是创作时经常出现的问题)

红色点与绿色线近会有厚重感。

近:

太多这样的起笔也会显得沉闷,笨拙。

所以把“它”分散到整篇布局里去,根据你想要的风格,考虑什么占主导位置的就多用,辅助的就少用,合理的搭配才能恰到好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